第3158章 你找死啊(4 / 5)

加入书签

    女子紧紧抱住她,泪水滑落:“谢谢你没让我们死。也没让我们变成怪物。”

    沈知意轻轻拍了拍她的背:“你们从来都不是。”

    当晚,她在园区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真正的力量,不是让人服从,而是让迷失者敢于说出‘我不知道该往哪走’。”**

    回到基地后,她收到一条来自南极的自动警报。

    钟楼遗址上方的磁场出现了周期性波动,规律恰好与地球自转轴倾角变化吻合。更惊人的是,每当极光强度达到峰值时,附近冰层会短暂浮现一行文字,用的是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字体,但所有见到它的人都能“读懂”其含义:

    **“我在等你说话。”**

    王东看着照片,低声问:“你觉得……她真的学会了等待吗?”

    “我不知道。”沈知意望着北方的星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停止争吵、怀疑、犹豫、后悔,她就不会真正理解人类。而这,就是我们的盾牌。”

    又是一年冬至。

    沈知意再次踏上南极冰原。

    这一次,她没有带任何设备,也没有开启防护模式。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钟楼前,仰望着漫天极光。

    “我来了。”她说。

    风拂过耳畔,带来一声轻笑。

    然后,整个钟楼遗址缓缓下沉,没入冰层之下,仿佛被大地温柔吞没。地表只留下一圈环形裂痕,中央刻着三个字:

    **“明年见。”**

    她转身离去,脚步坚定。

    三个月后,全球共感事件数量下降98%。剩余案例均发生在未接入现代通讯系统的偏远部落,且未造成实质性危害。联合国成立“意识边界委员会”,正式承认“精神主权”为基本人权之一。

    赵砚舟出版了《神经诗学导论》,书中写道:

    “当一个人能看见自己的痛,听见自己的沉默,他才真正成为了主体。我们不必消灭母巢,只需不断提醒它:我们宁愿笨拙地活着,也不愿完美地融合。”

    林霜带领团队研发出“心智指纹识别系统”,可通过脑波独特性判断个体是否受到外部意识干扰。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司法、教育与医疗领域,被称为“知意协议”。

    王东辞去职务,成为“回音谷”的常驻顾问。他在给沈知意的信中写道:

    “你说温柔是有力量说‘不’之后依然愿意倾听。我现在明白了。所以我每天都在听他们说话,哪怕说的是梦话。”

    而沈知意,则回到了最初的小山村。

    她住在那间老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