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芙蕖的目光80万打赏值加更(2 / 2)

加入书签

歌的那《水调歌头》。

纵使姜庶人是罪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词的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绝唱!

姜庶人当真是千年难得一见的才女!

只可惜被家族连累了……

很快便有人打圆场,笑着转移了话题。

知道陛下喜欢年轻人,不少官员都将目光看向了年轻翰林们的那片区域。

大学士笑道“咱们这些老古董,就不抢年轻人的风头了。

本届科举的榜眼和探花郎都在,不如先从他们开始吧。”

周钰湖连忙起身,拱手道“既如此,下官就抛砖引玉了。”

“玉盘高挂照秋城,银汉无声夜色清。

几处笙歌欢意满,谁家离客叹愁生。”

从这两句诗里,众人感受到了静谧、清幽的氛围。

一边是几处传来的笙歌阵阵,充满欢乐之意,展现出了庆祝团圆的热闹场景。

另一边则是不知谁家的离乡之客,在这团圆的节日里,独自叹息,心生忧愁。

突出了离人的孤独和凄凉,也体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不外乎周钰湖有这样的心态。

所有人都知道,周家正带领大军与匈奴作战。

在此团圆之夜,周钰湖却与亲人相隔甚远,不知有多少亲人能活着回来。

难怪他的诗词里充满了愁绪。

此时此刻,众人看周钰湖的眼神,不禁带了几分欣赏与钦佩。

就连芙蕖的目光,都在周钰湖身上多停留了一会儿。

娘娘与周少夫人是手帕交,她对周家自然多了几分关注。

没想到周家是武将世家,到了这一代,竟出了周大人这样的读书人。

周钰湖只是有感而,并不想将宫宴的气氛弄得凝重,话音落下,便看向了白慕枫“请白兄接下一句。”

能科举入仕的,都是文人中的佼佼者,更何况周钰湖与白慕枫都是前三甲。

作诗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白慕枫接着道“霜华渐冷侵罗袂,桂影摇香绕画楹。

聚散人间千古事,唯期此月共长明。”

这两句写出了秋夜的寒冷,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又描绘出月宫中桂树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香气缭绕在画柱之间,增添了一种清幽、雅致的美感。

尾联画龙点睛,表明人间的聚散离合,是千古以来一直存在的事情。

而“唯期此月共长明”

,表达了对团圆的期盼,在无奈中给予了一丝温暖和希望,使这诗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