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物院也干了【求月票订阅】(3 / 8)
了研究,截至目前却没人能实际观测到,零磁场下的量子霍尔电导。
使得理论无法转化为定理。
其中最难的环节,便是观测材料样本的制备。
毕竟要想确认零磁场下的霍尔电导,材料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能带结构具有拓扑特性,形成一堆边缘态。
具有长程铁磁序。
体内为绝缘态,仅一维边缘态参与导电。
经过整个团队的研究,最终把目标放在,磁性拓扑绝缘体的方向上。
本来正常情况下要研发制备这种材料,需进行大量的实验不断投入试错成本,不夸张的讲几年都有可能。
然而在在最困难的时候,相场模型课题却取得成功。
在学校会议上,唐亚愚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自己项目。
或许能通过相场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减少实验试错成本以及周期。
如此只要顺利的话,整个项目的时间有望缩短。
关键可以在国际上领跑。
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达到诺奖级别的项目,全球参与研究的团队可不在少数。
甚至不夸张的讲,他们项目的成员,每天到工作岗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国际上有没有什么新闻,不然被别的团队抢先完成实验的话,那么这段时间整个项目内所有人的努力基本白费。
和打水漂没有任何区别。
张鲁平对物院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自然是多少了解一些的。
自己的相场模型能助力国内凝聚态物理研究,这无疑称得上是件好事。
他对此并无异议。
不过出于严谨的物理数学态度,最终他并未直接满口把事情答应下来。
而是讲出自己的担忧。
“我们的相场模型,目前只在高温合金裂缝上,完成了最终实验值验证。”
“可从来没有用于量子材料预测?”
“关于这点我考虑过,既然有可行的方向,无论能否成功总要尝试才行。”
“这对你们来说耽搁不了多少时间。”唐亚愚接过话茬笑着补充了句。
张鲁平知道对方这话确实没毛病,作为科研人员确实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