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整个燕大无出其右【万更求订阅】(6 / 15)
nbsp; 为此学界曾流传一句话,燕京大学的卫星算法暗室不是实验室,而是国产导航武器的淬火炉。
“整个流程为12个小时的压力测试,具体数据如何要等晚上才能知晓。”
“怎么样?”
“对你的算法有没有信心?”
黄运良见到算法测试步入正轨,暂时松了口气,脸上堆出笑容和徐铭搭话。
徐铭把这句话听进耳中,暂时停下手上动作,抬头沉声回应句。
“应该没问题。”
“如果你的算法能征服仿真实验,等真到了城市实测那便是它的阅兵场。”许崇兴这时也没沉默跟在两人后面特意补充上一句。
徐铭知道燕大的四级验证机制,除仿真实验室的十二个小时压力测试外,还包括野外实地测试,以及在轨卫星数据对此和通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检测中心认证。
不过以仿真实验室的测试强度和复杂,只要得出的定位精度数据达标。
基本便足以确定算法可行。
另外三级验证也就和走个过场差不多。
之后的时间,大家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全程紧盯着实验室内各项设备数据。
确保测试结果准确。
转眼来到晚上。
在经历了十二个小时的压力测试后,众人此刻都难掩激动和兴奋。
迫切想知道最终的数据。
“各项数值如何?”
黄运良目光牢牢盯着姚伟泽,待其拿起打印出的测试结果报告后,立刻就脱口放声追问起来。
闻言姚伟泽自是不敢有任何迟疑,忙垂下目光认真查看上面的数值。
并直接大声朗诵出来。
“静态定位精度,水平0.21米,高程0.85米。”
“动态定位精度,水平0.65米,高程1.26米。”
“首次定位时候38秒。”
“多路径抑制比20.3dB。”
“信号遮挡率达到百分之九十时,定位精度仍保持在0.8米左右。”
姚伟泽依次念着这些数值,到后面声音都忍不住开始有些颤抖。
情绪完全被激动和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