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整个燕大无出其右【万更求订阅】(2 / 15)

加入书签

项目,徐师弟仅用一晚便编写出曲率补偿模型,成功解决掉鸟巢全钢结构的信号反射问题。”

    “他在编程算法的天赋,不比理论数学差。”

    那天晚上徐铭独自撰写曲率补偿模型,毫无疑问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信院博士生,他首次被本科生打击到,心中只剩下挫败和无力感。

    “小徐的编程算法天赋确实不比数学差,当初也正是因为这点我才跑去数院挖的人。”许崇兴这时淡然出声对自己学生的话给予肯定。

    “许教授。”

    姚伟泽扭过头讲道:

    “关于那篇无线通信汇刊的论文,我也研究过,徐师弟确实很有算法天赋。”

    “但城市峡谷的卫星定位信号漂移,难度可要比鸟巢的钢结构反射高出太多了。”

    坐在主座位置的黄运良教授,把几人的话听完,最终目光落在徐铭身上。

    “编程算法与数学本就是相辅相成,天赋和能力没有什么差别高低。”

    表态这么一句,然后抛出新的话题。

    “既然小徐已开发出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那就先和大家讲下整个解决思路。”

    “好的黄教授。”徐铭闻言点点头。

    话落。

    当即认真讲述起来。

    “城市峡谷中卫星信号经建筑物多次折射,从而导致接收机定位漂移。”

    “根据前期的测试数据,最大误差可达到五十米。”

    “在详细研究后,我想到了源自计算机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概念,尝试通过对这种不同路径信号产生的相位误差进行学习估计和补偿。”

    “依靠物理模型和深度学习,建立端到端学习框架。”

    “最终借助这种多径相位误差学习,能够对多径引起的测距误差进行补偿,从而达到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

    “对于这多径相位误差学习算法,利用载波相位残差构建多路径地图库后,我想应能大幅度减少漂移,让北斗在城市峡谷中依旧保持定位精准。”

    徐铭虽然讲的很快,但内容却是十足干货,很快吸引在场所有人注意力。

    且神情都无比认真。

    如果说刚才大家都表示怀疑,不认为徐铭在参加完国际数论会议后,能够编写出多路径误差抑制算法。

    可现在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