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养龙种,定国策(1 / 4)
华夏历史上,大唐龙朔三年,吐谷浑灭国,后部众散在朔方、河东等地,部族分散,史称“退浑”。
赵安重返浑国,也是要退浑的。
在将伏俟城给改名为“望源城”,去其国都的地位后,他召见了诸部首领。
慕容舟和钟玉也在。
他让人竖起地图,一边用手指着一边道:“原来浑国虽不小,但以畜牧为主,耕种之地太少。”
“本王既已将浑国故地囊括在源州之内,意在将它和长江、黄河源头一起保护,势必要迁徙一些部族。如今我赵国疆土广袤,有着太多良田等待开垦。本王已让人在你们面前置文房四宝,尔等大可写下想要迁徙之地,本王都会应允。”
众首领相互看了看,连忙道:“我等但凭王爷做主!”
国已灭。
大赵又一直在向各地迁徙百姓垦荒。
甚至连战功赫赫的赵家军都在屯田。
他们早就预感到也会如此。
现在人家没有强逼,而是以礼待之,他们自然是要识趣的。
何况浑国很多地方绝非能够繁衍昌盛之地。
若能迁徙到一片宜耕之地,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见没有“钉子户”,赵安微微一笑道:“既然你们皆已带着部众归顺于大赵,那便都是本王的子民,本王自然也希望你们过上好日子。”
“这样吧,本王会在这里挑选五万兵马,加入赵家军,你们亦可举荐,入伍多者,立功多者,所在部族自会得到优待,这是其一。”
“其二,你们也都知道,本王正在攻打吐蕃,在高原之上运送粮草劳时费力。所以本王欲以粮换粮,以粮换牲畜,不知尔等可愿意?”
众首领都颇为错愕道:“不知王爷能否详说一二?”
赵安向前走了几步道:“现在就开始迁徙的部族,本王会提前让人在你们迁徙之地备好粮草,用来换取你们所拥有的粮草、牲畜等。而本王暂定的迁徙之地有三处,分别是准噶盆地、夷播海西侧和伊希姆草原南部。”
他已经让钟玉摸过底了。
各部族囤积的粮食不少,牲畜也相当可观,达“百万”数量级。
哪怕剔除大赵眼下急需的马和牛,那也能够有效保障前线的肉食。
而且这也是难得的鼓励他们迁徙和收拢人心的好机会。
毕竟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无偿征用他们的一切物资。
相对于里海、黑海等地,准噶盆地、夷播海和伊希姆草原距离这里要近得多了。
耕地也多的是。
在有粮草接续的情况下,若是安心在那里耕种,前景自是光明的。
众首领略思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纷纷表态。
“王爷待我们以仁,我们又岂能不识抬举?我愿带着部众迁徙!”
“我也愿意,而且还会向赵家军举荐族中所有青壮!现在谁不想加入赵家军,助王爷建立千古霸业?”
“还有我们!王爷,您尽管安排吧,我们都听你的。”
……
赵安点头道:“一定要分批迁徙,妥善安置老弱妇孺,沿途官府和当地官府若有懈怠,你们可让军中子弟直接找本王告发!”
“而且这三地都会多建城池,你们只要肯干,都能住入城中。另外,如若心里痒痒,还想重操旧业,尽情放牧,本王稍后也会推出相应的国策,让擅长放牧者,拥有大展拳脚和发财的机会。”
“王爷圣明!”
如果说先前归顺是没有选择的话,那么他们现在都被打动了。
这真是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了。
早知如此,他们就联手将伏固赶下汗位,直接并入大赵了……
赵安设宴款待了他们后,钟玉看到他们离开的时候皆是快马加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