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3章 亲孙(3 / 4)
/p>
况嬷嬷知她说的是宣恒,心中不由掀起惊涛骇浪。
心黑手狠的事,一直都是老太太在干,压根没用宣恒插手,这位小公子是否这样,况嬷嬷真不好说,但宣恒为人和气谦逊,却藏着和老太太之间的秘密,这么些年滴水不露,要说他城府不深,况嬷嬷是不认同的……
况嬷嬷只是违心宽慰:“小公子以前没经历事儿,以后您就能带着他在身边亲自教导了,他会长进的。”
国公夫人知道她是不敢说实话的,也不为难。
至于宣松会不会不甘心的再去怂恿英国公……
她不担心!
因为,宣峪那老东西,要真有在皇帝跟前出尔反尔的胆子,就不会混成今日这般窝囊样子了。
事实上,宣松确实试图在皇帝的圣旨下来之前,撺掇英国公上书一封,求改封自己为世子的。
就算宣恒是他大哥的亲儿子又怎样?一个碌碌无为的七品芝麻官,他凭什么?
以前宣睦太出色,他自愧不如,争不了,现在再叫一个半路杀出来的便宜侄子抢了爵位,他心里怄得慌。
然则,诚如国公夫人所料,英国公不敢再去麻烦皇帝。
哪怕晚上在御书房那会儿,他是被牵着鼻子走了,心底里并不想让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所谓孙子继承他的爵位。
宣松游说无果,又一夜没睡,次日满腔怒火上朝……
好巧不巧,这日宣睦也破天荒来上朝了。
他穿一身紫色官服,身姿挺拔,器宇轩昂,哪怕站在一群武将中间,也是鹤立鸡群,十分醒目。
另一个卓尔不群的……
呃,是虞常河。
他也破天荒来上朝了,同样立在武将的队伍里,一条腿,比宣睦更扎眼。
皇帝在朝堂上提都没提宣家的事,只如常议政,之后下朝。
临走,他忍不住问了虞常河一句:“虞老二,你这难得上朝一次,既无折子上奏,旁人的奏本,你也不予置评,何故折腾一趟?”
“回禀陛下,微臣数月未曾面圣,今日大雪初霁,自感应当是个面见天颜的黄道吉日,故而便来了。”
虞常河义正辞严,恭敬作答。
言下之意,太久不见,我就是来看你一眼。
皇帝:……
皇帝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本来不想理会宣睦,此时又忍不住看向他:“那你呢?”
“臣和虞将军一样。”
宣睦不卑不亢,“回京后多有懈怠,没有时常面见陛下请安,今日天气晴好,是个面圣的好日子,臣就来了。”
皇帝:……
行吧!
皇帝没与他二人计较,继续走了。
昨日英国公府一家子,先是大闹京兆府公堂,又进宫面圣,消息早就传遍全京城。
文武百官耳聪目明,该知道的基本都知道了。
今日上朝,人来得都格外齐整些,所有人都想观望观望皇帝的态度。
结果,皇帝对宣睦并不像是厌弃的样子。
如此——
众人就要重新衡量自己的态度了。
这边,他们且在这考虑着拿捏分寸,宣松大步径直朝宣睦走来,开口就语气不善:“陛下金口玉言,叫你搬出我们英国公府,你既然不是我家的人了,那便随我回去做个了断,尽早将除族的事情办了。”
“再有……既然你不是我宣家的子孙,这个姓氏也该还回来。”
“如有需要,我替你去大牢里向那个康氏打听打听,你生父姓甚名谁?”
扑面而来,全是恶意。
显然,他在自家门里憋屈受得气,来拿宣睦当出气筒了。
??二更。
嘿嘿,月底了,我又要开始求月票了,来嘛来嘛,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