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进宫面圣帝王迟暮(2 / 3)

加入书签

说着,她重重叩,态度诚恳。

宣睦在江陵府转道之前,没有将账本和书信假手于人,却先写了一封陈情奏折,将韶州之事的大概经过陈述完整,叫人先行送进京城来了。

皇帝心里大概有数。

无论是宣睦陈情的奏折,还是他和虞瑾今日这番话,都挑不出什么明显破绽。

他抬手:“起来吧,你以女子之身,能够临危不乱,配合宣睦查案,朕该记你一功的。”

“陛下谬赞,歪打正着而已,臣女不敢居功。”

虞瑾再次谦卑叩后,方才爬起。

皇帝表情却有些严肃,又再说道:“只不过你一个女儿家,以后莫要擅自出远门,这一次是有惊无险,万一有何闪失,朕都没法对你父亲交代。”

“是。

臣女谨记教训,以后遇事,一定谨慎斟酌,不敢再冲动行事了。”

虞瑾依旧虚心受教。

此时,奚良已经将宣睦带回的东西检查完毕。

他同皇帝交换了一下神色。

皇帝示意他呈上,翻看时候随口吩咐:“你带这个丫头去偏殿吃点心,朕这里和宣爱卿有事聊。”

“是!”

奚良应诺,笑眯眯走到虞瑾身边:“虞大小姐,请。”

“臣女告退。”

虞瑾行礼后,果断跟随奚良离开。

皇帝拆阅了那几封信,又随便挑了本账本,大概翻看了一些。

他表情严肃:“兵部右侍郎胡安喜?”

宣睦不置可否,只陈述事实:“信件落款用印,以及这些年兵部从韶州采买米粮的经手人,都是他。”

“这些账册记载,自七年前韶州境内一场不大不小的涝灾以后,次年粮价就开始上涨。”

“当地呈报说是好些良田被冲毁,地质生改变,后续米粮产量大幅下降。”

“后续至今,兵部采买粮草的价格,都是比当地市价高出两成的。”

“韶州部分的账目有问题,若单是它与众不同,兵部每年报账,户部那边很容易就会察觉不妥之处。”

“户部既然没有察觉……那应该是各地采购粮草的价格,都被兵部在账册上抹平了。”

也就是说,这六年间,经兵部手给各地军中采买粮草,他们都谎报了粮价。

每年至少几百万石的采购量,足足两成的差价,最后是进了谁的口袋?

区区一个兵部侍郎吗?

“他们好大的胆子!”

皇帝怒而拍案,连拍了四下,桌上笔墨纸砚砰砰响。

宣睦跪地:“陛下息怒!”

皇帝极少这么失态,可见这次是气得狠了。

他面色都有些不正常的潮红,阴沉道:“区区一个胡安喜的话,怕是他早该撑死了!”

宣睦相对冷静,他只陈述事实:“微臣斗胆问一句……韶州知府和涉案的谢不同,微臣刻意留他们在韶州府大牢,迄今为止,应当没有传来他们被灭口或是遇刺的消息吧?”

皇帝不语,算是默认。

宣睦:“微臣回京前也特意透露消息,会在江陵府转道南下宜州,相关账册与信函,会叫人先行递送进京,信使回京途中,也未遭遇任何阻拦。”

如果胡安喜就是最终受益人,他贪墨了那么多银钱,又有通天手段,那么无论人证物证,他都会不惜一切去毁掉。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风平浪静,仿佛就等着结案后,一了百了。

如此,联系时卿死前去狱中对谢不同的警告,宣睦可以断定——

这些账册和书信,应该不是谢不同留的,而是时卿放到暗格里,刻意展示给他们的证据。

就为了把胡安喜推出来,做替罪羊。

可惜时卿已死,那个时悦,则是一问三不知,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