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富贵还乡(2 / 2)
口,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人群里,才转身驱车回学校。
等他走进教学楼,走廊里满是背着帆布包的学生,打闹声混着食堂飘来的豆浆香,瞬间冲淡了商业场的紧绷感。
刚在教室靠窗的位置坐下,手机就震了震、
是大一加入的校级志愿者群弹出新通知,标题加粗醒目:“农村三下乡活动招募!赴临江市红星乡,名额15人!”
顾云归点开消息,目光扫过“活动地点”时,指尖突然顿住。
临江市,是他住了十八年的地方。
群里的活动介绍写得详细:“本次三下乡将深入红星乡,协助农户进行夏季作物采收、为留守儿童开展趣味课堂、调研乡村电商发展情况,活动时长10天,包食宿,交通费用全额报销……”
记忆突然涌上来...临江的稻田,农村老灶台飘出的柴火香,村口那棵能遮半个院子的老槐树,还有夏天傍晚和小伙伴在田埂上追蜻蜓的日子。
那时候他还没被接回顾家长大,日子过得满是泥土和阳光的味道。
“云归,你看志愿者群没?三下乡去红星乡,听说要帮农户摘玉米、给小孩上课,咱们一起报呗?”
旁边的同学凑过来,手里捏着打印好的报名表,“我问了负责人,咱们专业能占3个名额,你要是去,咱们正好凑个伴。”
顾云归回过神,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敲了敲。
他想起最近顾氏的项目刚收尾,夏瑾言又回了上京,刚好有十天空闲。
去红星乡不仅能回外婆待过的地方看看,还能帮着做点实事,总比在东海应付那些没完没了的酒会强。
“好啊,我报一个。”
他接过同学递来的报名表,笔尖顿在“是否有相关经验”一栏——想了想,写下“曾在临江市红星乡居住两年,熟悉当地风土人情,能听懂方言”。
填完表交给负责人时,他还特意多问了句:“需要给留守儿童带些文具吗?我可以准备点。”
回到座位上,顾云归掏出手机给夏瑾言发微信:“刚报了农村三下乡,去临江市红星乡,就是我小时候住过的城市,下周出发,待十天。”
没过两分钟,夏瑾言的消息就回了过来:“挺好的,去接地气的地方放松放松。记得带件长袖,农村早晚凉,再备点驱蚊水,别被蚊子咬得满身包。”
顾云归笑着回复“知道了”,收起手机时,上课铃刚好响了。
“临江市三下乡...志愿活动...”大四没课,躺在床上的张楚然看着手机志愿者协会发来的消息,嘴里念念有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