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古韵拍摄筹备与初记(1 / 2)
从张经理办公室出来,走廊里的空调风还带着几分凉意,秦诗诗和王静娴的脚步却没半分迟疑,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便立刻投入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筹备工作中。
办公室的灯光直到深夜还亮着,秦诗诗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泛黄的古籍、打印成册的古风文献,还有手机里循环播放的传统礼仪教学视频。
她时而俯身对着文献标注,指尖划过“揖礼”
“万福礼”
的图示,时而起身对着空荡的会议室练习姿态,连“叨扰了”
“久仰”
这类古韵用词,都要对着镜子反复调整语气,直到每个字都透着温婉的书卷气,嘴里念念有词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轻轻回荡,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细节。
另一边的王静娴则守在电脑前,屏幕上是与服装工作室的聊天窗口,消息记录已经翻了好几页。
她一会儿核对汉服的纹样是否符合朝代特征,一会儿确认裙摆的层数与垂坠感,连领口的盘扣样式都反复与设计师沟通:
“这款琵琶扣的走线能不能再细腻些?毕竟镜头会放大细节”
“内衬的面料要选亲肤的,诗诗拍摄时要长时间穿着”
。
电话更是接二连三,从试装时间的敲定,到配饰(玉簪、流苏步摇)的搭配建议,她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里满是细致。
第二天清晨,阳光刚漫过服装工作室的玻璃窗,秦诗诗就提着提前整理好的道具袋到了。
当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将那套汉式长裙展开时,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裙身是淡雅的月白色,上面用银线绣着缠枝莲纹样,从裙摆向上渐渐疏朗,袖口和领口则滚着一圈浅青色的锦边,走动时会随着动作泛着柔和的光泽。
她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换上长裙,系带时特意按照前一天研究的古法调整松紧,刚站直身子,身后就传来王静娴惊喜的声音:“诗诗,你这一穿上,哪里是穿了件衣服,简直是从古代的工笔仕女图里走出来的美人!”
秦诗诗笑着走到全身镜前,轻轻转了个圈,月白色的裙摆如流水般散开,又缓缓垂落,轻盈得仿佛没有重量。
她忍不住又转了一次,看着镜中那个眉眼带柔、身姿温婉的自己,竟有些恍惚,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随后,她试着在工作室的地毯上走动,脚步放慢,每一步都踩着想象中的“莲步”
节奏,抬手行礼时,衣袖自然垂落,指尖轻扣,一举一动都透着古韵。
“王姐,这服装太合适了,不管是版型还是质感,都比我预期的好,我们现在就去拍摄吧!”
她转过身,语气里满是期待。
王静娴走上前,仔细检查了裙摆的缝线和配饰的位置,满意地点点头:“我现在就给拍摄团队打电话,让他们在园林门口等我们,咱们这就出。”
拍摄地点选在城郊的一座私人园林,据说这里曾是明清时期一位尚书的府邸,虽历经百年,却保存得十分完好——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亭台楼阁的木柱上还留着旧时的雕花,池塘里的荷叶层层叠叠,连墙角的青苔都透着古意。
这些年,不少古装影视剧都来这里取景,连园林门口的导览牌上,都印着几部知名剧作的剧照。
秦诗诗和团队抵达时,正是上午十点,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细碎的金色光斑,落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她提着裙摆踏上石阶,脚步轻缓地走进园林,摄影师立刻举起相机,镜头紧紧跟着她的身影。
在九曲桥边,她停下脚步,扶着桥栏望向池塘里的锦鲤,微风拂过,裙摆轻轻晃动,摄影师趁机按下快门,定格下这抹温柔;走到古戏台前,她转身面对镜头,嘴角噙着浅笑,眼神清澈,又一张照片收入相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