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石破天惊 一部小成本喜剧的国庆突围战(1 / 3)

加入书签

1o月1日,国庆黄金周的第一天,全国影院迎来了年度最激烈的票房厮杀。

就在这天,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小成本喜剧《疯狂的石头》,按照既定计划悄然登陆各大院线。

没有铺天盖地的映礼,没有巨星站台的吆喝,它就像一颗不起眼的鹅卵石,被淹没在国庆档诸多“大制作”

的洪流里。

排片表上的数字,最直观地反映了市场的预判。

凭借着投资人李星文的私人关系,耀世影院算是给足了排面,给出了1o的排片占比。

而其他院线对这部“三无产品”

(无大导、无巨星、无大投资)更是态度冷淡,普遍只给了5的排片,有些影院甚至直接将其塞进了最小的“情侣厅”

,连像样的影厅指引牌都懒得制作。

宣传端的处境同样尴尬。

整部影片的宣预算仅有3oo万,这点钱在动辄上亿宣费的国庆档里,简直是杯水车薪。

团队只能精打细算地将资金投放在几个垂直类自媒体上,布一些幕后花絮和剧情解析,试图撬动年轻观众群体。

可在《人侠》等外国大片的地毯式广告轰炸下,这些努力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只泛起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很快便被淹没。

唯一的慰藉来自耀世影院——或许是看在李星文的面子上,影院大厅的宣传海报墙上,特意为《疯狂的石头》留了一块不算起眼的位置,海报上几个穿着邋遢的男人挤在一起,笑容里透着股荒诞劲儿,与旁边《人侠》炫酷的英雄海报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其他影院则连这点“待遇”

都吝啬给予,海报墙被清一色的大片占据,《疯狂的石头》连个名字都难觅踪影。

上午十点,市中心的耀世广场人声鼎沸,假期的慵懒与热闹交织在空气里。

四楼的影院售票区前,一对年轻情侣正低头盯着手机屏幕,在密密麻麻的影片列表里挑选着。

男生手指划过《人侠》的宣传图,眼睛亮了亮,转头向身边的女生征求意见:“馨馨,你看这部《人侠》怎么样?特效看着炸,外媒评价都说今年最佳级英雄片,我们就看这个吧?”

被称作馨馨的女生皱了皱眉,轻轻摇了摇头:“不要,外国大片套路都差不多,打打杀杀的没新意,再看看别的。”

她指尖在屏幕上快滑动,跳过一部部主打特效或悲情的影片,目光突然在一个不起眼的片名上停住了。

“哎,你看这个,《疯狂的石头》,是部喜剧片。”

她指着屏幕对男生说,“放假不就图个开心嘛,找部能让人笑出声的片子多好。”

男生还想再说些什么,看着女友期待的眼神,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虽然心里仍惦记着《人侠》的震撼特效,但架不住女朋友的坚持,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行,听你的,那就看这个。”

两人麻利地买了两张票,拿着取票码在自助机上打印出电影票,票面上的影厅号显示是“5号厅”

——是个只能容纳八十人的小影厅。

走进影厅时,距离开场还有五分钟,原本以为会寥寥无几的座位,竟然已经坐了七成。

灯光暗下前,馨馨扫了一眼四周,大多是和他们一样的年轻情侣或三两结伴的朋友,显然都是被“喜剧”

标签吸引来的。

对于一部几乎没有宣、排片又差的小成本电影来说,7o的上座率已然是意料之外的惊喜。

随着片头字幕滚动结束,影厅里的窃窃私语很快被一阵新奇的议论声取代——影片开口便是地道的重庆方言,带着浓郁的市井烟火气,与其他电影标准的普通话形成了鲜明反差。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

的表达方式,瞬间抓住了观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