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四曲惊洋星辰初显(1 / 2)
当秦诗诗、姜天、梅燕的四英文歌曲如同四簇燎原之火,在国的音乐市场持续燃烧时,榜单数据的飙升早已越了“热门”
的范畴。
歌曲单日播放量接连破千万,tiktok上相关话题挑战播放量突破一亿,甚至连国顶尖电台的黄金时段,也高频次循环着这几由东方歌手演唱的英文歌曲。
随着歌曲热度的不断酵,听众与业内人士的好奇心也被推至顶峰。
人们在反复品味歌词的细腻、旋律的抓耳之余,目光终于聚焦到了歌曲创作栏那个统一的名字——“星辰”
。
这个此前在国音乐圈毫无存在感的署名,如同一块突然闯入视野的稀世宝石,迅引起了各方“有心人”
的密切关注。
国音乐圈的嗅觉向来敏锐,各大唱片公司的a&r部门(艺人掘与制作部)率先行动起来。
华纳、环球、索尼等巨头旗下的制作人纷纷动用人脉,从电台dj到流媒体平台音乐总监,再到与华夏音乐圈有交集的经纪人,四处打探“星辰”
的真实身份。
“能写出四种完全不同风格却都直击人心的旋律,这人绝对不简单”
“华夏什么时候出了这么厉害的英文作曲人”
,类似的讨论在各大唱片公司的会议室里频频响起。
事实上,“星辰”
的明面身份从未刻意保密。
在创宇娱乐的官方作曲家名录中,“星辰”
正是公司的金牌作曲家。
没过多久,这条关键信息便顺着人脉网络传到了国音乐人的耳中——这位凭四歌搅动市场的“星辰”
,竟是华夏国创宇娱乐旗下的核心创作力量。
消息传到华纳娱乐时,刚与秦诗诗有过舞台合作的华裔歌手shali正反复循环着《becaeofyou》。
她转头看向身旁的经纪人,眼中满是期待:“华夏的‘星辰’也太会写了吧,这旋律和编曲完全踩在当下的流行点上,还带着一种很特别的韵味。
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联系到他,为我邀一定制单曲?”
经纪人指尖在平板上快滑动,查询着公司的合作档案,片刻后回应道:“正好,公司和创宇娱乐在上半年就签下了艺人合作框架,目前正在推进秦诗诗的海外宣传。
我们可以先通过对接团队向秦诗诗递话,由她牵线搭桥,邀歌的成功率应该会高很多。”
几乎在同一时间,华纳娱乐的高层会议室里,一场关于“星辰”
的专项讨论正在进行。
音乐总监将四歌的播放数据与乐评摘要投在大屏幕上,语气难掩赞赏:“从抒情民谣到电子流行,‘华夏星辰’用四歌完整展示了他驾驭多元风格的能力,旋律创作力和市场敏感度都堪称顶尖。
我建议,不仅要为旗下歌手单独邀歌,更要推动公司与创宇娱乐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锁定他的优先合作权。”
他的话音刚落,艺人部总监便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审慎:“会不会太激进了?国市场向来多变,或许这四歌只是巧合,是他踩中了短期的流行风口。
我们公司自家的作曲团队已经足够成熟,没必要贸然为一个海外作曲家投入过多资源。”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瞬间点燃了现场的讨论氛围。
支持音乐总监的人认为,“星辰”
的创作水准具有可持续性,提前布局才能抢占先机。
认同艺人部总监的人则坚持“观望原则”
,担心盲目合作会承担风险。
参会人员各执己见,从市场数据谈到创作逻辑,争论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最终,会议以“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定下结论:暂不启动战略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