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3章 歌曲录制(2 / 3)
了几遍“几时有”
、“几时有”
“好的,学弟,我再试试!”
秦诗诗说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次秦诗诗的声音清澈而悠扬。
“诗诗,你的声音非常棒,但我觉得在‘把酒问青天’这一句,可以稍微加强一下力度,让情绪更饱满一些。”
李星文通过麦克风对秦诗诗说道。
秦诗诗点了点头,她再次调整了呼吸,重新唱起了这一句。
这一次,她的声音更加坚定而有力,仿佛真的在对着天空问,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生活的热爱。
“很好,诗诗,就是这样!”
李星文兴奋地说道。
歌曲继续录制着,当唱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这一段时,秦诗诗的声音出现了些许颤抖。
李星文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问题,他立刻暂停了录制。
“诗诗,你在这一段的声音有些颤抖,可能是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导致气息不够稳定。”
李星文耐心地说道,“试着放松一下,用腹部的力量来支撑你的声音,保持气息的平稳。”
秦诗诗点了点头,她深吸一口气,尝试着调整自己的呼吸。
“再来一次,诗诗。”
李星文鼓励道。
秦诗诗重新开始演唱,这一次,她的声音更加稳定,气息也更加流畅。
李星文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指导她“我欲乘风归去”
中的“乘风”
,需要灵活自然地咬字,利用鼻腔共鸣,喉结向下移动,唱出“e”
的色彩,产生浑厚效果。”
秦诗诗反复念了几次“乘风”
,重新开始录制。
“很好,诗诗。
不过在‘高处不胜寒’这一句,你的声音可以稍微带一点回响,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感觉。”
李星文建议道。
秦诗诗点了点头,她尝试着在声音中加入一点回响效果。
然而,几次尝试后,她现自己很难把握这种效果,声音显得有些生硬。
“星文,我好像做不到……”
秦诗诗有些沮丧地说道。
李星文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学姐,不要着急。
我们再试一次,这次你先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高高的琼楼上,四周是无垠的星空,声音从心底自然地流淌出来。”
秦诗诗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再次尝试。
这一次,她的声音中果然多了一丝空灵之感,仿佛真的来自遥远的天际。
“太棒了,诗诗!
这次你做得不错!”
李星文兴奋地说道。
接下来,秦诗诗在唱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时,声音显得有些平淡,没有完全传达出歌词中的情感。
李星文停下录制,走到她身边。
“诗诗,这一句是整歌的核心,它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豁达。
你需要用声音传递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秦诗诗点了点头,她闭上了眼睛,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经历,将这些情感融入到歌声中。
当她再次唱起这一句时,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豁达。
“很好,诗诗。
你已经完全理解了这歌的意境。”
李星文满意地说道。
当秦诗诗唱到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时,她的声音虽然优美,但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李星文知道,这是整歌的高潮部分,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情感来支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