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触目惊心的贫穷!!(2 / 3)
觉自己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差距太大了。
王剑飞和村支书张海沟通,为什么西连村这么穷。
张海讲:
“西连没有什么出产,种田没有水,尤其是秋天严重缺水,基本上属于望天收!栽种水田的条件不成熟,肯定就缺粮食!
而且这一带海拔比较高,一般的经济作物都不合适栽种,昌河之前提倡栽种橘子,但是西连根本种不了橘子树!老百姓几乎找不到赚钱的门路……”
王剑飞又跟东山镇党委书记王国书讲:
“国书书记,你们东山镇也就一个西连村,怎么就不能集中力量把这个村的问题解决?给当地老百姓找一条可以致富的路子就这么困难?”
王国书叹了一口气,道:
“书记,我们东山镇不止一个西连村穷,我们至少有三个村都是这种情况!除了我们东山镇之外,全县还有二十多个贫困村!
这些村有一些青壮年外出务工,出去之后大部分都不愿意再回来,家里留下老弱病残,缺衣少食是寻常……”
王剑飞一连提出了自己十多个设想,结果他能想到的,这么多年各界政府其实都想到了,而且也进行了努力!
王国书还是个比较有情怀的人,他讲了一句话:
“书记,其实对最底层的人来说,要改变生存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可能不存在机会!因为他们是否努力,很多时候决定不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真要改变,还是要党和政府出政策,还是要依靠组织,依靠国家……”
王剑飞就一直想王国书这句话,然后天天在村子里转悠观察,西连村的老百姓还真的蛮勤劳,像秦中富一家人,每一天都积极劳作。
但是望天吃饭,西连目前就是这个现状,山上栽种作物,最有收益的就是土豆和红薯玉米!其他的作物没有收成。
而这里交通不便,路途太偏远,土豆红薯玉米根本没有办法换成钱。老百姓没有钱,就买不到足够的粮食,很多家庭自给自足就吃粗粮。
王剑飞一个人在秦杰的稻草床上面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又想到了唐宜书记对他的叮嘱。
唐宜书记让他一定要深入最基层,他现在有点明白书记的意图了。
对生活在城里的人而言,他们是想象不到真正最贫困农村是怎样的生活状态的,任何文学作品也描绘不了这种生活状态。
真要了解这里的生活,就要扎根这里,亲身经历。
太触目惊心,太震撼,王剑飞的触动太深了!
王剑飞就想一个问题,如果是他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他从小在这种地方长大,他有办法改变自己的生活吗?
刚开始来的几天,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如果生活在这里,肯定不会过得这么艰难,肯定能想到办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然而住的时间长了,他把自己想的一些所谓“金点子”拿出来和村里,和镇里的领导交流,通过交流得到了反馈,他才发现他所谓的“聪明”其实不值一提。
从智商来说,王剑飞远远比不上东山镇历任乡镇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也比不上生活在这里的无数先贤前辈的集体智慧。
山里人真的傻吗?他们消息闭塞一些,认识落后一些,但是村里也有能人。
就像秦士召就是能人,但是他这样的能人竭尽全力,也就买了两匹骡子而已,王剑飞如果和秦士召一样的生存环境,他现在反复想一想,自己不一定有人家的本事,能够置办到两匹骡子。
很多人嘲笑贫穷,其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底层生活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每一天都在为生存攀爬挣扎,他们都被生活已经压得只能喘气了,他们还有时间思考和规划人生??
王国书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