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百官:什麽!!倭寇有座银山!!(2 / 3)

加入书签

nbsp; “陛下,臣等不知陛下为何一定要征讨倭寇,在臣看来,此事属实不值得劳师动众。”

    “倭寇只是一弹丸小国,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否则也不会和关外蛮夷一样抢夺钱粮物资。”

    “就算费时费力将它们打下来了,对我大明而言也只是劳民伤财,没有任何好处啊!”

    朱元璋早就知道肯定会有人拿利益做理由,所以,是时候该出王炸了。

    “那如果咱告诉你,倭寇那边不仅有一座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银山,又当如何?”

    “此银山一年最少也能出产七万六千斤白银,折算下来一年出产超过百万两银子。”

    “哦对了,还有一座金矿,不过储量不是很大,大概也就只有八百万两左右的黄金。”

    当初魏武说的是最高产量每年三十八吨,但其实这只是他说的保守估计。

    那是按照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石见银山被开采的年产量而计算出来了。

    本站采用Cookie技术来保存您的「阅读记录」和「书架」,所以清除浏览器Cookie数据丶重装浏览器之类的操作会让您的阅读进度消失哦,建议可以偶尔截图保存书架,以防找不到正在阅读的小说!

    事实上如果换成是大明来开采,特别是现在的大明,这个年产量恐怕要翻好多倍。

    首先是开采问题,倭寇开采都是正常开采,开矿的人手必定是有限的。

    而如果大明将倭寇打下来,那麽按照魏武的计划,倭寇所有人都会被当做牲畜。

    在这样的压榨式逼迫下,开采原矿石的速度,简直不敢想能有多快。

    其次是工具问题,倭寇冶炼金属的手段太落後了,工具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但如今的大明,甚至连高碳钢都能炼出来,采矿的效率必然会大大增加。

    紧接着,将矿石采集出来之後,还要将其进行粉碎,这样才能更好的提炼金属。

    在倭寇这边,他们只能依靠人力,但是大明现在可是连蒸汽机都有了。

    机械的研磨效率可不是人力能够相比的,再加上提炼的手段更是差距巨大。

    综上所述,朱元璋说一年最少七万多两银子,已经是非常非常保守了。

    然而,即便他已经如此保守,却还是把这些大臣吓的不轻。

    一瞬间瞬间,整个奉先殿内部就像是被按下了时间暂停键一样。

    甚至就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一点,整个大殿变得落针可闻。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全都僵在原地一动不动,双眼瞪的就跟铜铃一样。

    然後过了好一会,官员们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