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求月票!!!求订阅!(2 / 4)
,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有人放哨,有人采集,有人照顾孩子,遇到危险还能组团对抗。这种生存策略实在太聪明,被自然选择牢牢刻进了基因里。人类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不断扩容,其实就是在给社交能力升级
配置。新皮层里专门处理社交信息的区域越来越发达,让我们能记住上百个人的面孔和性格,能分辨谁值得信任,谁需要提防。这种社交智慧,可比单纯记住哪里有果树重要多了。语言这个神奇工具,简直就是为社交量身定制
的。别的动物只能发出简单信号,人类却能描述昨天打猎的惊险,商量明天迁徙的路线,甚至讨论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灵”。这种信息传递能力,让知识经验能代代相传,群体智慧像滚雪球般积累。
心理学实验证明,被群体排斥带来的痛苦,和肉体疼痛激活的是同一个脑区。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社死”让人如此恐惧,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自觉地迎合群体规范。这种心理机制确保个体不会轻易脱离集体,毕竟在进化史上,离
群往往意味着死亡。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类就表现出惊人的社交天赋。新生儿出生9分钟就能模仿大人表情,三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区分笑脸和怒容。这些本能反应说明,社交能力不是后天学的,而是出厂自带的预装程序。人类
发明了货币、法律、道德这些看不见的纽带,把陌生人编织成命运共同体。你愿意接受一张纸换走辛苦种的大米,是因为相信这张纸在别处也能换到需要的东西。这种基于信任的协作网络,让人类创造出其他物种望尘莫及的文明
成果。每个社会都像在玩大型角色扮演游戏。医生白大褂、警察肩章、学生校服,这些符号系统让我们能快速识别彼此的社会角色。更神奇的是,我们内心会把这些社会身份内化成自我认知,就像游戏角色获得了自我意识。
现代人每天要处理的信息量,是三百年前的300倍。但人类没有进化出三头六臂,反而发展出更精密的社会分工。从外卖小哥到程序员,从教师到网红,每个人都在这个超级协作网里扮演特定节点,共同维持着社会的运转。
站在生物进化的长河里看,人类的社会属性即是生存策略。
但泰坦又不需要这种所谓的生存策略!
即便最垃圾的泰坦,也是食物链顶端。
实际上在泰坦之中,像穆托和哥斯拉这样死对头的泰坦其实是少数,大多数泰坦并不太需要杀死其他泰坦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说白了它们是吸收辐射生存,就像大家都吃草一样,没谁会突然变成食肉动物。
既然没有生存压力,自然不需要发挥必要的社交能力。
所以即便泰坦很聪明,但依然不需要社交。
雪魔压根分不清社交和交配有什么区别,所以她使用的招数就是求偶的方式。哥斯拉这样的初哥哪能经受这样的考验,一时间就僵住了。
......
“现在是什么情况?”托尔小声的问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