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千三百三十章(2 / 5)
的“光荣”而放弃大把大把的金钱,起码这概率不超过万分之一。那么如果随便一个特种兵就能秒杀拳手,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做拳手呢?
这是个简单的逻辑,可是很多人都想不通。有句话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特种兵就是职业军人,负责打仗和执行任务,而拳手则是职业运动员,专门负责在擂台上跟人打斗,所以过于神化特种兵,非但不是对他们的尊重,反而是一种侮辱,起码暴露了自己的认识。
有必要聊一聊特种兵是做什么的,其实特种兵分很多种,每个国家的分类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击杀本拉登就是特种兵的杰作,美国不可能动用兵力去阿富汗遍地找本拉登,一是找不到,二是这属于侵略行为。因此会找一些特种兵进行斩首行动。包括,所谓的对敌方首领进行的一系列斩首行动都是特种兵的任务。
看过《火蓝刀锋》或其他特种兵题材的电视剧都知道,特种兵可以执行解救人质和维和任务,之所以叫特种兵,就是能执行特殊任务的兵种,这些人往往是以一敌十的,但并非格斗上的以一敌十,而是一个人能完成多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电影《007》中的特工邦德一样,一个是特种兵,一个是特工,在一些工作上是比较类似的。总之,特种兵不是专门为了打斗而训练的兵种,通常训练出一个合格的特种兵要花上千万的资金,至少也要三年以上,国家花了这么多财力和物力,难道是让他们好勇斗狠的吗?特种兵对于国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他们培养成杀人机器,那就是浪费资源。所谓的特种兵能拽断铁链,一招制敌,完全是夸张的说法,如果是不结实的锁链,只要是壮汉都能拽断,一招制敌也并非特种兵的专利,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稍微会点武术的都可以一招将其制服。因此对于特种兵的格斗能力必须客观看待。当然,特种兵是很能打的,但能打的基础在于强壮的身体和敏捷的身手。不用说是特种兵,就是一个普通当过三年兵的小伙子来说,都比普通人能打,虽然他们可能根本没练过任何格斗术,格斗的根本还要看身体素质,一个又壮又敏捷的人自然是很能打的,但如果跟职业拳手比较,完全是业余中的业余。单从格斗领域来说,特种兵非但打不过职业拳手,反而是后者的徒弟。因为很多部队的教官都是退役拳手,或者练过搏击的人。而搏击只能作为特种兵的训练项目之一,并非全部。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自然需要动一些拳脚,否则见谁都打不过,肯定是无法执行任务的,但特种兵的核心价值在于他们是天生的多面手,而不是一群头脑简单的杀人机器。
特种兵需要掌握射击、侦查、游泳、架势、野外生存等多种技术,尤其在科技发达的新时代,他们更多的是具有大量知识储备的全能型人才,战术素养才是特种兵的根基。而拳手的唯一目的就是最有效的击倒对方,因此他们会专攻搏击,至于设计、侦查等工作,与他们毫无关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学,样样都精通。所以拳手是天生为格斗而生的,对于其他领域,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所以当特种兵遇到职业拳手,压根没机会一招制敌,反而可能被反制。还是那句话,特种兵不是为了格斗而生的,虽然他们的确很能打,但能打并非最重要的指标,只是有些人比较热爱搏击,所以可能会私下更多的去练习,但他们仍然无法跟职业拳手相提并论。说到这里,有些汉语不太灵通的人又会提出第二个质疑:“照你这么说,特种兵就一无是处了?”国家花上千万培养出一个特种兵,这些人怎么可能是酒囊饭袋,他们远比所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