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二千三百四十一章(3 / 4)

加入书签

。而这束被锁定的能量,就成为了粒子的质量。说到能量和物质的关系,就不得不提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这不是简单的公式,而是整个物理世界的核心法则。它告诉我们:能量和质量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它们只是同一种东西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忍不住想问:如果物质是能量变的,那第一股能量,又是从哪冒出来的?”我们现在知道,能量可以“激活”虚粒子,把它们变成真正的粒子,从而构成宇宙。但这个“激活器”到底是谁?又是谁按下了宇宙的“启动键”?科学家给出了一个震撼的回答:宇宙,一开始真的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空间”都不存在。我们所熟悉的四维时空,是宇宙爆炸后才“膨胀”出来的。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很多人以为,宇宙大爆炸就是“砰”的一下,某个“点”突然爆开,所有物质都从一个“火球”里喷涌而出。但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大爆炸不是单纯的“爆炸”,更像是一场能量释放的暴涨。

    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兰·古斯提出了“暴涨理论”。他认为,宇宙在最初的极短时间内,经历了一场极其猛烈的膨胀。这个过程,科学上叫做“宇宙暴涨”。这个过程具体有多快呢?在大爆炸后仅仅10的负36次方秒到10的负32次方秒之间,宇宙的体积就膨胀了至少10的26次方倍!这是什么概念呢?假如一个原子那么大的空间,以暴涨速度一眨眼就能变成银河系那么大。而这场暴涨的“燃料”,正是暴涨场自身储存的巨额能量。暴涨结束后,这些释放出来的能量没有白白消散,而是转化成了各种基本粒子和反粒子。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锅巨大的能量汤,在极短的时间内“沸腾”起来,里面冒出了无数泡泡——这些泡泡,就是后来形成原子、恒星、星系,甚至你我的“种子”。但这时候还发生了一件极其关键的事:由于宇宙膨胀太快,原本应该成对湮灭的粒子和反粒子来不及碰头,就被空间拉开了距离。结果,一部分粒子“幸存”了下来,没有被反粒子消灭。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物质的“源头”。

    你可能会问,这么神奇的暴涨,真有证据吗?答案是:有,而且越来越多。最有力的证据之一,就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余温”,科学家通过对微波背景辐射的精密观测,发现它的微小起伏正符合暴涨理论的预测。此外,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分布、星系团的形成,也都和暴胀理论高度吻合。虽然还有许多细节未解,但暴涨已成为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版本”。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大结局。科学家们还在追问:为什么暴涨结束后,留下的物质比反物质多?为什么宇宙的“种子”能够幸存?这些都是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的谜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每个人、每一颗星星、每一块石头,都是那场宇宙暴涨之后能量转化的“奇迹”。

    简单来说,黑死剑有能力可以制造一片没有物质,没有原子电子质子之类的‘虚无’。

    但现在的宇宙本身并不存在这种状态。

    所以当这种虚无出现之后,宇宙本能的就会将其填补。

    而形式,就是黑死剑创造的虚无,会肆无忌惮的吸收周围的一切!

    不管是物质还是能量,都会被宇宙强制性的‘赋予’这道虚无,将其填补。

    就好像你在水坑旁挖一个坑,水坑里的水自然而然的就会瞒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