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水电占比(2 / 3)

加入书签

    而同期美国的发电量也只有东非的一半不到,但是仅美国的发电量就足以和欧洲所有国家相比较,断崖式领先。

    目前东非产业在电气化和机械化程度上毫无疑问已经达到世界首位,在配合东非其他工业数据来看,已经稳坐世界第一工业国的位置,并且在短时间内领先其他国家。

    当然,这种数据也只是东非的预估,毕竟战争环境下,各国实际工业数据并不好获得。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欧洲各国的工业已经完全转向军工业和重工业为主,这一点从过去一年的外贸数据就可以看出来。

    东非在第三世界抢夺了大量原本属于欧洲各国的工业订单,尤其是在东非世博会的加持下,对南美,中东,中亚等地区的贸易可以说扶摇直上。    恩斯特:“这几年我国对海外的煤炭资源进口量逐年加大,其中就和电力能源息息相关。”

    “虽然也有市场兑换的考虑的,但是进口煤炭的性价比显然不高,使用水能代替煤炭,就能让我国工业进一步摆脱对煤炭能源的桎梏。”

    市场兑换是目前东非的贸易形式之一,更通俗的来说也就是以物易物,毕竟东非在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时候,他们手里也没有多少真金白银。

    所以用工业品换取矿产和其他物产,就成了现在东非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东非莱茵盾的国际货币地位,毕竟只要发生稳定的长期贸易关系,最终都会涉及到货币问题。

    “并且将这些节省下来的煤炭资源,投入到钢铁,冶金,化工等更加需要煤炭参与的领域,压缩我国的工业生产成本,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相比于消耗煤炭等化石能源,水电对于东非而言,简直就是白捡的便宜,毕竟东非最不缺的就是水力资源。

    这一点从东非的河流就可以看出来,不管刚果河,赞比西河还是尼罗河等大型河流,基本上都存在丰富的水电潜力亟待东非开发。

    刚果河的干流虽然只有下游靠近出海口的地区和上游有着巨大水电潜力,但是刚果河的支流,而很多支流都是从东非的高原山区流向刚果盆地,水能潜力巨大。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刚果河的干流,尤其是中段因为流经刚果盆地,所以水能资源潜力十分有限,毕竟盆地的地形也是相对平缓的,这使得从基桑市到下游的金沙萨之间的刚果河干流,并不适合建设水电站,反而适合开发航运。

    而这也是金沙萨和基桑市两座东非城市能够在热带雨林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两座城市间的刚果河中段,可以自由的通行船只,当然过了金沙萨就是刚果河下游瀑布群,而基桑市则是上游瀑布群。

    这种地理形势,使得基桑市和金沙萨市成为必要的交通枢纽以及货物集散地。

    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