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五计划(2 / 3)

加入书签

国内三五计划也在进行,通过之前的积累和头两个五年计划的加持,东非本国工业取得长足发展,超过了很多原工业强国,所以东非国内对三五计划的热情依旧是空前的。

    而在三五计划期间,东非正式将轻工业发展列入本国发展的重点,轻工业作为东非工业的短板,虽然在二五计划期间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整体来看,质量和总量上依旧无法和其他工业国竞争。

    东非和英国关系缓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东非产业和英国具有差异性,而这个差异主要指的就是东非不擅长轻工业,所以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东非所不能接受的。

    同时发展轻工业,东非又面临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按照东非的计划不能完美解决市场商品的差异化问题。

    毕竟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就拿最基础的轻工业产品来说,一件裙子,哪怕是一样的材质,也可以通过裁剪形式,颜色,厚度,高度,宽度等等特点,区分成上百,上千,乃至上万种产品,从而满足每一个个体的不同需求。

    东非国内还好说,可以暂时将这种个体性需求压制下来,但是一到国际市场,其他国家民众可不买东非政府的账了,单调的产品种类几乎很难和同行竞争。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东非政府的算力不足,全国的数学家和统计人员全部投入,也不可能完成这种工作量,更何况东非缺乏先进和高效的计算机械。

    所以三五计划期间发展轻工业,东非经济政策必然要做一些变动,给经济适度松绑,交给市场来解决这部分问题。

    而东非作为一个君主制国家,本来从最初开始,就并不排斥市场,之所以完全按照计划形式统筹全国经济,其实也是为了效率,为了短时间内提高本国工业水平,必然会对一些问题视而不见。

    当然,这种经济上的政策变动,东非依然需要循序渐进,并不会以一步到位形式的开展,就像东非实行完全计划经济之前的九十年代,就已经进行了实验,甚至从1896年到1900年甚至被称为“准计划经济时代”。

    同时,东非本轮经济政策调整,也是为了对接国外投资,东非想在可能爆发的一战中吃到更多红利,就必然要和国际市场对接。

    同时,随着工业质量提高,东非需要把门开的更大,从而让东非一些已经比较强的工业领域直接和其他工业国竞争,这样也能对东非现有的工业形成竞争,避免东非的企业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举个典型的例子,前世美国民用造船业为什么长期难以发展起来,一定程度上就和美国颁布的《琼斯法案》脱不开关系,前世一战结束后1920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琼斯法案》,也称“海运商业法案”。

    该法案规定:在美国境内航行的船舶必须由美国制造,并在美国登记;或者船舶的所有权至少有75%是美国公民拥有,船员必须是美国公民,该法案由于过度保护美国的造船业,让美国的民用造船业变成了温室里的花朵,彻底失去了全球竞争力。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