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俘虏的“觉悟”(2 / 3)
p; 克里斯蒂亚诺:“这些俘虏,先鉴别他们的身份,军官都单独关押,同时有伤病的优先抢救,至于士兵,英军和葡萄牙士兵按照我们的待遇来,印度人和黑人也看齐了,不过不能白吃饭,让他们去修防御工事,找点体力活,总之不能闲下来,吃的标准就按照以前东非仆从军标准。”
东非仆从军也就是黑人部队,不过一直到现在,东非都没有征召黑人部队参战。
首先就是东非兵力没有紧张到那个地步,其次是东非军方害怕黑人部队拖后腿,就像这次英军,完全是被印度坑惨了,有了这次教训,下一次英军把印度人编入作战部队的门槛恐怕会大大提高。
当然,东非黑人对战争也是有重要贡献的,主要就是维持了东非国内生产的稳定,这就是对战争最大的保障。
不过克里斯蒂亚诺显然低估了敌人的节操,捧着饭桶抢食的印度人和黑人几乎要打起来,即便是仆从军伙食标准也比联军这些最底层士兵高一大截。
克里斯蒂亚诺相信,如果不是东非的食物有些“烫”,这些印度人能直接把手伸到碗里抓起来吃。
当然,印度人本来就是用手抓饭吃的,所以东非部队的餐具他们根本就用不上,而且因为这次俘虏太多的原因,餐具根本就不够,所以只能凑合凑合几个人共用。
而这也是联军俘虏发生争执的原因,共用餐具后,几个人围着一口锅吃饭,你多吃一点,他就少吃一点,这样矛盾就发生了。
而东非的炊事兵也是很恼火,本来麻烦就够多了,这帮“没素质”的联军士兵还添乱。
虎背熊腰的炊事兵,拿着大饭勺开始维持秩序,对着捣乱的联军士兵就是“一勺子”,接近一米长的勺杆配上金属“勺头”,一打一个不吱声。
而这些印度和黑人也被东非炊事兵吓坏了,这让他们重新意识到,自己的俘虏身份,重新找回被“英军和葡萄牙军队”支配的感觉。
和这些哄抢食物的“饭桶”不一样,英国和葡萄牙士兵的待遇就好多了,他们都有单独的餐具,这也和他们人数少有关,加上他们本身一部分就带着便携餐盒,所以东非还能从匀一点给他们使用。
和东非一样,东非的餐盒是统一制式的,英国和葡萄牙士兵也有装备,只不过这次战争中损坏了不少,或者开战前没有带在身上。
可以说葡萄牙人沾了“欧洲人”的光,被划分在俘虏的“第二梯队”,就他们这一身武器装备和服饰,放在欧洲也只有东欧个别军队可以相比,甚至比英军里印度士兵穿的还差一点。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就算是养的“狗”,那也算“富养”,除了带着大大的头巾,甚至印度士兵看起来比葡萄牙普通士兵还精神一些,只不过有些精神过头了,丝毫没有俘虏的觉悟,显得很“二哈”。
而相比之下,英军和葡萄牙士兵就“文静”许多,东非士兵的伙食虽然不符合口味,还有补发的餐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