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刚果盆地(1 / 3)

加入书签

    黑海舰队离开之后,俄国入侵伊斯坦布尔的精锐部队最终自然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不过关于最终结局俄国和奥斯曼双方却各执一词,俄国声称俄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留下的人自愿为战友殿后的,最后一战是俄国勇气的体现。

    而奥斯曼人则称俄军是投降的,而黑海舰队则是主动抛弃了友军落荒而逃,赫鲁廖夫等主要将领更是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选择主动自杀赎罪。

    关于战果双方也是有着极大分歧,俄国方面声称至少歼灭了十万奥斯曼军队,并击毙了穆拉德五世;奥斯曼方面则是声称歼灭了五到八万俄军,穆拉德五世只是染病而已。

    此外关于托普卡帕宫是否曾经陷落双方也是各执一词,奥斯曼方面声称穆拉德五世和谢夫凯芙扎太后从未离开过宫殿。

    谢夫凯芙扎太后在此时也成为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最高实际决策人。

    书中代言,其实当时托普卡帕宫陷落之前谢夫凯芙扎太后就已经进入了密道,并且在进入密道之后就将入口彻底封死,所以俄国人才找不到密道的入口。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俄国人没找到,而是他们进不去。

    死里逃生的谢夫凯芙扎太后理所当然地接管赶来的援军,其统治地位自然也就无可撼动。

    至于其中曲折外人自然无从知晓,不过谢夫凯芙扎太后并不是什么军事家,她自然只能继续依靠英国人和这些权臣。

    所以俄国入侵伊斯坦布尔确实造成了不小的动荡,但无法伤其根本,没了穆拉德五世这个喜欢隔空指挥的苏丹,奥斯曼帝国的指挥系统反而变得更加顺畅了。

    不过这些事情在弗兰茨看来却是有些无关紧要,真正可惜的是俄国人虎头蛇尾的突袭,不但没能完成既定目标,反而葬送了己方精锐,甚至成了局势恶化的元凶。

    战争至此也步入了相持阶段,想要打破这种局面非常困难,除非能在局部战场取得一场决定性的大胜,又或者是一方耗不下去内部崩溃,甚至发生内战。

    除此之外就是一方能拉到拥有能改变战场局势的强援,而奥地利帝国无疑就是那个最有可能改变局势的强援。

    毕竟奥地利是最接近战场的国家,同时也是未参战国中最有实力的国家。

    不过此时弗兰茨还不打算接受拉拢,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此时奥地利帝国的探险队终于完成了对刚果盆地的探索,这对于弗兰茨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除了此时已经探明的金、银、铜、铁、钻石、象牙以外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和珍贵矿石。

    不过刚果盆地不仅仅是一个资源宝库,它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