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共享(1 / 3)

加入书签

    撤退之路比斯捷潘·赫鲁廖夫想的容易,那些奥斯曼人似乎深知穷寇莫追的道理纷纷选择了避让以免激起俄国人的凶性。

    这让斯捷潘·赫鲁廖夫更加疑惑,他不确定自己决定的正确性,更不确定奥斯曼人到底有什么意图。

    其实斯捷潘·赫鲁廖夫有些想多了,他之所以会遭到围攻完全是火箭弹引燃了宫殿。

    让那些本来处在观望态度的人坐不住了,毕竟再怎么说他们也是奥斯曼帝国的臣民,奥斯曼帝国如果真的完蛋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之前这些人之所以不着急,主要是觉得穆拉德五世手握近万兵马就算再不济守住皇宫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然而俄军这一顿火箭弹下去,直接来了个玉石俱焚。托普卡帕宫本就建在高地之上,再加上此时的熊熊大火自然是分外显眼。

    所有人都知道俄国人是个什么德行,哪怕现在俄国还没占领伊斯坦布尔,劫掠和屠杀就已经开始了。

    现在俄国人的军纪便败坏至此,很难想象当他们完全占领伊斯坦布尔之后会怎样。

    虽说整个伊斯坦布尔稍微有点实力的家族在战前就都收到了俄国人的保证,沙皇尼古拉一世承诺只要他们愿意投降俄国就可以保持他们的领地和在其领地上的权利,甚至可以获得一些贸易特权。

    不过真正相信俄国人承诺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这不过是俄国人安抚他们的手段。

    等到局势稳定之后难保不会对他们动手,毕竟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鼾睡?

    于是乎各方势力便开始不遗余力地增援托普卡帕宫,毕竟只要皇宫守住了,穆拉德五世最多只会斥责他们一顿,但要是俄国人赢了他们的下场可就不好说了。

    另一方面穆拉德五世派出去接管城防卫戍司令部的阿卜杜拉可是相当忠心,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支援皇宫。

    只不过他也需要时间掌控军队,但此时皇宫方向已经燃起大火,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城防军的素质再差,人数也在摆那里,俄国人不可能假装看不见。

    除此之外还有斯捷潘·赫鲁廖夫自己的问题,他的一些操作过于想当然。斯捷潘·赫鲁廖夫觉得允许士兵劫掠就能提高士兵的斗志,而进在短时间内压垮敌军。

    然而现实是那些俄军官兵根本等不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结果自然是让俄军本就没有多少的军纪变得荡然无存,原本的精锐部队瞬间变成了精锐土匪。

    前方斯捷潘·赫鲁廖夫一直在督战士兵们不敢怎么样,但后方那些俄国兵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