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乌合之众(2 / 3)

加入书签

sp;  或者说这帮人也想当个角儿。

    于是乎就有了眼前这场闹剧,弗兰茨已经没眼继续看下去了。

    “你们的孩子想上皇家学院就出钱,如果没钱就去赚。你们的祖先曾以鲜血和汗水换取头衔,现在你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它。

    去经商,去从军,去开拓殖民地。记住,真正的贵族不是靠学校,而是靠行动。”

    弗兰茨等了两分钟,这些人支支吾吾的连一句像样的反驳之话都说不出来。

    “够了,出去吧。”

    弗兰茨已经没有兴趣继续浪费时间,眼前这些人不过是一群可怜的替罪羊,真正的幕后之人肯定不会如此不堪。

    只要派秘密警察出去查一查他们最近都接触过什么人就不难找出所谓的幕后黑手。

    弗兰茨此时做的这些本质上是在完成哈布斯堡家族先祖未竟的事业,教育制度本身就是权力结构的一部分。

    一位法国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所有表面上的公平教育本质上都是在维护原有的权力结构。”

    只不过经过美化之后很容易被人忽略而已,十九世纪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的本质是在筛选和分层,决定哪些人可以进入权力结构,哪些人会边缘化。

    弗兰茨垄断教育就是在搞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的同时再赚一点小钱。

    如果那些小贵族和底层官员,以及一部分资本家掌握了教育的话语权,那么他们就会对学生灌输他们的思想,并且以最终夺取与他们理想相称的地位为目标。

    当然如果是仅此而已还好,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正视自己,反而喜欢无限放大别人的缺点。

    那么一来学校非但无法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叛乱份子的温床。

    到时候就会如同这次一般,一群人成为了别人的棋子而不自知。

    如果帝国政府让步了,那么他们就会继续利用这一点做大做强,直至完全控制话语权。如果帝国政府不让步,那么一场惨案在所难免,对帝国的力量和威望都是一种消耗,他们一样是取得了胜利。

    而且思想这种东西是很难关住的,除非学习清朝大搞文字狱,宁可不发展也要维稳才有可能将民众的思维锁死。

    但问题来了,奥地利帝国在欧洲中心,帝国政府很难切断对外交流。而且奥地利帝国外部强敌环伺极容易被从外部打破,根本就不具备闭关锁国的政治环境。

    所以弗兰茨一开始就不能给对方机会,否则必然会贻害无穷。

    至于那些真正出生就在罗马的人,弗兰茨为了不让他们危害社会,决定把这些人集中在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