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英奥停战(2 / 3)

加入书签

bsp;  尼古拉一世想要出动黑海舰队直取君士坦丁堡,但俄军的高层普遍认为这个行动过于冒险。

    他们黑海舰队兵力不足缺乏足够的攻坚能力,不但可能无法攻下目标,还有可能会被奥斯曼海军全歼。

    另一方面英国人还是很擅长拿捏俄国人的,英国大使甚至私下里表示,只要英俄联手就能瓜分世界。

    英俄一起瓜分世界,这对于俄国君臣的诱惑可太大了。

    英国大使一抛出这个诱饵,俄国立刻同意和平谈判的请求。

    不过俄国也增加了一条附加条款,那就是希腊不得进攻或占领君士坦丁堡。

    俄国人太高估希腊人,后者慑于前者的威名根本不敢进攻君士坦丁堡,即便是麦吉德暴毙的消息传出之后希腊高层也极力反对奥托一世的鲁莽行为。

    奥托一世也不知道是因为忧愤交加,还是水土不服,总之这位提出希腊伟大理想的国王病倒了。

    如此一来希腊政府中更没有人会反对英国的和谈提议了。

    至于默罕默德·阿里,他已经夺回了约旦河东岸和西岸圣城以南的地区,并且控制了他心心念念的亚喀巴湾。

    这些地区是约旦的精华所在,同时埃及在这些地区也有一定的统治基础,只要能保住这些默罕默德·阿里就别无所求。

    对于英国人的调停他正求之不得,毕竟有虎狼在前,英国人根本顾不上自己这个小虾米。

    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并没有接到邀请,但他觉得只不过是塞尔维亚地处内陆,英国人的使者会晚来一些,他也正好借着这个天赐良机进一步扩大战果造成既成事实也好多分一杯羹。

    奥斯曼帝国终于等来了英国人的调停,只不过此时奥斯曼帝国的状态有些一言难尽。

    如果不是俄国人过于凶残,恐怕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高原上早就降叛遍地了。

    奥斯曼的军队之所以还在死守,主要是因为俄国人的凶名,以及信息的不畅。

    奥斯曼高层也不是傻子,他们第一时间就封锁了麦吉德暴毙的消息,但早已经被渗透成筛子的奥斯曼政府对于列强们来说完全是透明的。

    其实部分列强也希望将消息散播出去,只不过在奥斯曼帝国的流言实在太多,麦吉德暴毙这条消息反而显得不够劲爆,并没能造成太大影响。

    由于雷希德帕夏在叛乱期间的两面三刀,穆罕默德·穆拉德五世的生母(evkefza Kadn)谢夫凯芙扎太后决定亲自摄政。

    “Kadn“在土耳其语中是“女人”的意思,通常用于皇室成员中女性的尊称。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