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新人入盟”(2 / 3)

加入书签

是奥地利与其早就订好的,至于汉诺威奥地利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此时奥地利帝国的声望如日中天,其他小邦国自然会是唯其马首是瞻。

    此时普鲁士的财政大臣悲哀地发现,他们正在向一个农业国转变,即便占有莱茵地区面对奥地利也毫无优势可言,尤其是列日公国加入之后普鲁士的市场进一步缩小。

    普鲁士的外交大臣提议借用英国人的力量,但是这遭到了容克贵族和民族主义者的集体反对,因为现在和英国人搅在一起简直是自寻死路。

    但威廉四世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尝试了一下,只不过新上任的罗伯特·皮尔内阁不想过多干涉欧洲事务,因为内部工人运动加上经济危机,以及在全世界殖民地的战争已经让其焦头烂额了。

    (前文提过英国的文官数量始终保持在3000人,这是英国人的骄傲,但是这种规模的组织显然没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于是乎,大量的临时工和外聘人员充斥在政府之中,若是大英帝国能一直保持强盛,或者领导人精明无双还好。

    可一旦出现颓势,他们会加剧倾倒的速度。)

    罗伯特·皮尔是一位改革家,他看出了英国此时遇到的危机,他觉得工人运动高涨的原因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

    于是乎,这位改革家开征所得税,并且采用了累进税率,这一点对于穷人可能没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富商来说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很多人提出抗议,但罗伯特·皮尔的态度强硬,这导致一部分富商逃往美国和法国,但在实际上大幅度提升了国内的税收。

    同时罗伯特·皮尔还改组英格兰银行,让其更有效率,为一些重要产业和殖民地注入资金,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危局,同时工人运动也有所消减。

    为了更好地贯彻改革,他还特别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警察队伍,用来监督改革成果。

    罗伯特·皮尔奉行自由贸易,支持降低进口关税,同时保障工商业资本的利益,并且积极开拓市场。

    尤其是与美国的贸易出现了大幅度回暖,这是自1837年经济危机之后,双方的贸易第一次增长。

    他吸取了辉格党的教训,不再与欧洲列强周旋,转而开始侵略印度、南非、东南亚、中美洲、南美洲和爱尔兰。

    其中爱尔兰和洪都拉斯是被他压榨最狠的区域,前者距离英国最近,而后者有黄金且原住民稀少。

    (当时的洪都拉斯算是中美洲联邦中人口较多的国家,但是在列强眼中还是太少。)

    罗伯特·皮尔对爱尔兰的改革,是希望其能完全变成大英帝国的牧场。在他的一番操作之下爱尔兰人手中的土地更少了,大片的土地被打上了英国专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