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破碎 第九十八章:变数(4k)(5 / 6)

加入书签

sp;   等到崇祯十七年时,李自成会占据西北,建立大顺,带领着数十万大军攻占北京城。

    而后李自成被清军击败,兵败一片石,直接抛下北京城一路溃逃,在数月的时间丢掉大片的土地。

    最后占据中原,统一天下是北地的清庭。

    这些是原本的历史,但是现在说出来,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哪怕是最有远见的人也会笑出声来,毫不相信。

    北地的后金确实已经成长为了心腹大患。

    但是长城防线仍在,九边仍然能够支撑。

    整个后金人不过百万,兵刚满十万。

    而大明拥有两京十三省,亿万之民,百万之兵。

    曾经的瓦剌何等的强盛,一度兵临北京城下,但是现在又如何?

    曾经的俺答汗威震漠北、名动漠南,蒙古诸部皆受其节制,一度占据上风,但是现在又如何?

    后金虽然现在击败了蒙古,收编了蒙古多部,但是充其量最多不过是一个新的俺答汗罢了。

    而内地的流寇也不过是癣疥之疾,虽然看似声势浩大,但是等到新兵进入河南,就能彻底将其锁死于河南、陕西两地。

    流寇不堪战,只不过是因为四处流窜因而难以剿灭,绝无可能兴盛起来。

    这些想法,就是如今明庭之中大部分文官武将的主流想法。

    他们的想法如此,极为正常。

    只是没有人清楚,大明这栋大厦不仅仅外表已经是百孔千疮,更为严重的,其实他的根基。

    在地下看不见的地方,明帝国的根基早已经是被无数的蛀虫给啃噬的破败不堪。

    万历年间的余晖正在消逝。

    没有人意识到流寇并非是军事上的问题,而是政治和民生上的问题。

    连绵不断的加派和索饷,甚至于寅吃卯粮。

    在灾情惨重的区域,不是真的没有赈济,上报后经过核实,朝廷或多或少会派遣大臣前往赈济或是免除一定的税赋。

    但是州县官吏得到了免税或是赈济之后,却还向民众督责逋赋,继续要求其上缴赋税。

    很多地方遭受兵荒,农稼失时,但是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却是仍令民众照旧缴纳税粮。

    民众逃亡,土地荒废,地方官员不仅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