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八十六节 撕逼,各逞心机(为22000票加更!)(2 / 5)

加入书签

接着,天花板缓缓开启,一束阳光斜射而入,照在钢琴正前方的一面镜墙上。镜子并非玻璃,而是某种晶体镀层,表面开始浮现流动的文字,和李婉房间里的便签一样,层层叠叠,却有序排列:

    >“我能‘看’见声音的颜色。

    >红色是愤怒,蓝色是思念,金色是希望。

    >三年前那天,风太大,我把最后一个音符留在了沙里。

    >我以为没人会来找它。”

    周远屏住呼吸:“阿依努尔?”

    镜面波动加剧,新的文字浮现:

    >“你是李婉派来的吗?”

    >“她说,有人能让沉默说话。”

    >“我等了三年。每天弹一遍那段旋律,直到风把琴声带走。”

    他的眼眶发热:“现在,我把它带回来了。”

    他重新坐到琴凳上,将声纹笔记本放在琴架上,双手轻按琴键,顺着记忆中的节奏,完整演奏了一遍那段残缺的民谣。每一个音落下,镜面上的文字就多一层,颜色也随之变化??从灰暗转为暖橙,再升华为耀眼的金白。

    当最后一个音符消散,整个地下室轰然共鸣。所有共鸣腔同时震颤,发出低沉悠远的嗡鸣,宛如大地苏醒的呼吸。镜面彻底激活,映出一幅全息影像:一个年轻女子坐在钢琴前,双眼失明,脸上却带着宁静的笑容。她抬起手,仿佛感知到了什么,轻轻说道:

    >“谢谢你,听见了我的‘看见’。”

    影像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页全新的系统提示:

    >**第十二支点激活成功。

    >全球塔基点亮数:12/24

    >下一目标坐标生成中……**

    与此同时,在新疆和田盲童学校,一间尘封已久的音乐教室里,一台老旧录音机突然自行启动。磁带缓缓转动,播放出一段清晰的女声朗读??正是阿依努尔当年为学生们录制的教学语音。隔壁办公室的老师惊讶地冲进来,却发现机器根本没有通电。

    而在千里之外的昆明精神病院,监控系统再次捕捉到异常音频流。这一次,不止是“风起来了”,还有第二句话:

    >“我回来了。你们不必再替我守夜。”

    老猎人猛地睁开眼,骨传导耳机中传来熟悉的旋律??不是傈僳族古调,也不是现代歌曲,而是《茉莉花》与《十二木卡姆》融合而成的新版本,温柔而坚定,像一条穿越戈壁与雪山的河。

    他起身,披上羊皮袄,拿起骨笛走出病房。护士想拦,却被院长制止。“让他去吧,”院长望着窗外,“他已经清醒三十年了,只是我们一直没懂他的语言。”

    老猎人来到院中空地,仰头吹响骨笛。笛声穿透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