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扯平(2 / 5)

加入书签

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似乎也带出了他积压已久的倾诉欲,“我拍过很多以艰难着称的电影,但是这次,真的太难了,简直是我职业生涯的极限挑战。”

“莱昂,马丁跟我汇报过一些情况,我知道你辛苦了。”杨简语气带着一丝安抚,但微微上翘的嘴角却泄露了他心底那点幸灾乐祸的笑意。

小李子仿佛完全没察觉到杨简那点敷衍,情绪立刻高涨起来,那张嘴像机关枪一样叭叭叭个不停,诉苦的劲头之足,简直能和老混蛋尼克尔森在叭叭方面一较高下。

在小李子的叙述中,《荒野猎人》的拍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堪称一场“荒野炼狱”。

极端的环境、对身体与意志的摧残式考验,以及他为了那座梦寐以求的奥斯卡小金人所做出的近乎自虐的艺术追求,共同构成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程。

杨简清楚小李子所言非虚。

首先是极端环境带来的生理折磨。

《荒野猎人》全程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与阿根廷南端的真实荒野取景,拍摄时气温经常低至令人绝望的零下30c至40c。

仅仅是寒冷也就罢了,小李子还需要在刺骨的冰河中长时间浸泡,沉重的戏服一旦浸透水,重量能达到惊人的45公斤左右,每一次移动都如同背负着枷锁,步履维艰。

“谢特,每一次穿上那身湿透的、冰冷的铁甲下水,都像是在接受酷刑。”小李子心有余悸地摇头。

杨简和柳亦妃在冰岛拍摄《星际穿越》冰川部分时也很辛苦,气温同样在零下30c以下。不过那时演员们虽然也穿着厚重的宇航服,不过里面还能塞进保暖衣物,也不用长时间浸泡在冰水里。

相比之下,小李子这份“苦”吃得更为纯粹和煎熬。

他们还遭遇了暴雪与融化的双重困境。

有两次,小李子和整个剧组深陷厚达约2.1米的积雪中长达5个小时,动弹不得。

好不容易熬过暴雪,谁知气温又诡异地骤升,导致积雪迅速融化,拍摄计划被迫反复调整,令人心力交瘁。

从去年9月开机到今年4月杀青,恰逢卡尔加里遭遇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导致取景地降雪量严重不足。剧组不得不临时转战环境更为严酷的南极和阿根廷南部进行补拍。

若非如此,原本在卡尔加里一地就能完成所有取景的计划也不会被打乱。

凑巧的是,小李子竟然是一个素食主义者——这让人不禁好奇他是如何在戒绝肉食的情况下还能把自己吃成玩水枪的胖子。

如果他真是严格的素食者,那电影中的某些情节对他而言或许真的是煎熬。

剧情要求他在镜头前生吃野牛肝脏,虽然实际使用的是道具牛肝;生鱼则是货真价实的生鱼片,甚至还有一个场景——他需要钻进一匹马的尸体内部取暖。

为了冲击奖项,更是为了堵住那些苛刻的老白男的嘴,这些场景都力求极致的真实感。

也就是说,剧组真的找来了一匹马的尸体进行实景拍摄,那气味和触感可想而知。

电影中与灰熊搏斗的惊险场面虽然主要依赖后期特效完成,但在拍摄现场,小李子被钢丝吊起,像破麻袋一样被反复摔打、拖拽超过1小时,只为完美模拟出熊的撕扯动作,其过程同样不轻松。

此外,诸如骑马坠崖、瀑布漂流等高危戏份,小李子也都坚持亲自上阵,整个拍摄期间急救队全程在旁待命。

杨简听马丁说过,每次拍摄这样的戏份时候,那气氛紧张如同战场。

这部分艰辛,很大程度也源于导演伊纳里图的坚持。他要求全程使用自然光拍摄,但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每天可利用的黄金光线窗口期仅有短短2小时左右。

团队每天不得不耗费数小时调试设备、等待光线,神经时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