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镜中人(1 / 2)
姜绾是在一阵刺骨的寒意中惊醒的。
她猛地睁开眼,手指下意识攥紧身下的锦褥,丝滑的触感提醒她——这里不是实验室。
昏暗的室内,唯有墙角一盏兽形铜灯幽幽燃烧,将她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墙面上,与另一道修长的黑影重叠。
那道影子属于萧决。
魏国质子背对着她,正将一柄青铜短剑缓缓归鞘。
剑刃与鞘口摩擦的细微声响里,姜绾忽然注意到墙上那面熟悉的青铜鉴——它本该躺在二十一世纪的文物修复台上,此刻却诡异地嵌在夯土墙中,镜缘缠绕着几缕暗红的丝绳,像是干涸的血迹。
&0t;醒了?&0t;萧决转身,烛火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他的声音很淡,仿佛在讨论今日的天气,&0t;镜中有东西,你最好看看。
&0t;
姜绾踉跄着起身,指尖触到镜面的瞬间,一股细微的电流感顺着指腹窜上脊背。
镜中映出的不是她的脸,而是一组跳动的波纹图谱——那是她在现代实验室见过的脑电波模型,但频率波动竟与萧决方才归剑时的动作完全同步。
&0t;这不是反射……是记录。
&0t;她喃喃自语,突然用袖口狠狠擦拭镜面。
铜锈簌簌落下,露出边缘一行蚀刻的铭文:&0t;观星者血启,七曜现&0t;。
萧决的剑鞘突然抵住她的手腕:&0t;昨夜你昏迷时,这镜子照出过别的东西。
&0t;他剑尖轻挑,镜面角度微调,烛光折射在墙面竟形成一片星图投影。
更骇人的是,当姜绾呼吸急促时,星图中央的天枢星亮度随之增强。
青铜鉴的锡铅比例(18:3)与曾侯乙墓编钟相同,具备特殊声波共振特性
脑电波图谱通过镜面硫化铜层实现量子态存储(参考20年《nature》量子存储论文)
&0t;七曜&0t;铭文对应战国时期对行星的称谓,但字体呈现西汉隶书特征(时空错位伏笔)
&0t;有人在通过镜子监视我们。
&0t;姜绾突然抓起铜灯。
她将灯油泼向镜面,火焰腾起的刹那,镜中竟传来一声非人的尖啸。
更诡异的是,燃烧的火焰呈现诡异的青白色——那是铜离子焰色反应的特征。
萧决瞳孔骤缩。
他见过宫廷方士用硝石制火,却从未见过能&0t;惨叫&0t;的火焰。
&0t;不是鬼怪。
&0t;姜绾盯着镜面逐渐浮现的焦黑手印,&0t;是纳米级的铜导线网络,它们在火中崩溃了。
&0t;她掰碎灯盏上的绿松石,用棱角在镜面划出几道刻痕。
那些纹路恰好构成一个简易的光栅,将月光分解成七色光谱投在萧决胸口——他衣襟下隐约透出青铜色的血管纹路。
当姜绾第三次调整光栅角度时,镜面突然如水面般波动起来。
她看见另一个自己站在现代实验室里,正将某管血色液体注入青铜鉴的3d打印模型。
而那个&0t;姜绾&0t;的左手腕上,赫然戴着萧决的犀角韘——此刻它正戴在质子本人拇指上。
&0t;这是……&0t;萧决的剑刃已经贴上她脖颈,声音却罕见地带着迟疑,&0t;你的同谋?&0t;
镜中场景突然切换:白苍苍的姜绾跪坐在星盘前,面前摊开的竹简上写着&0t;丙寅日鸩杀,决不可救&0t;。
更可怕的是,老年姜绾似乎察觉到了窥视,突然抬头与镜外的她对视——那双眼睛里没有瞳孔,只有两簇跳动的青色火焰。
铜镜在一声脆响中裂开蛛网纹。
姜绾踉跄后退,现掌心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