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老头子要搞摩擦(1 / 2)

加入书签

顾家生刚刚因“老头子”

信任而升腾起的一股暖意瞬间就被扑灭了。

&1t;br“老头子”

想将他这支精锐调往与八路军防区交错、摩擦日渐增多的第二战区,这其中的深意他自然是明白的。

&1t;br“彰显中央力量”

是假,“威慑延安方面扩张”

才是真!

“老头子”

是希望第五军的存在,能极大地遏制八路军的活动空间和展势头,甚至在必要时,以“抗战”

之名,行“挤压”

之实。

&1t;br想通了这一层,顾家生只觉得后背微微凉,左右为难。

&1t;br他是一名军人,渴望在战场上与日寇真刀真枪地较量,长沙会战的胜利带来的是一种为国杀敌、捍卫山河的荣誉感。

&1t;br可如今,“老头子”

却要将他和第五军的弟兄们,投入到一个错综复杂、敌我难辨、甚至可能是同胞相残的泥潭中去。

&1t;br无论是晋绥军还是八路军,名义上终究是共同抗日的华夏力量至少在华夏民族危亡之际是统一战线的,任何内部的摩擦、消耗,最终损耗的都是这个苦难民族的国防力量,得利的只会是隔岸观火的日寇和虎视眈眈的异族。

&1t;br他顾家生不想成为点燃内斗火焰的引信,更不愿看到第五军的枪口,有朝一日被迫调转向同样在敌后浴血苦战的华夏军人身上,哪怕他们信仰不同。

&1t;br可是……“老头子”

的意志清晰无误。

这是命令,更是基于“党果”

根本利益的深谋远虑。

&1t;br他作为嫡系中的嫡系,天子门生的楷模,属实没有任何抗拒或质疑的余地。

&1t;br因为服从是他顾家生作为军人的天职。

&1t;br一时间,忠君、爱国、避内耗、御外侮……这些原本似乎同向而行的概念,在他心中激烈地碰撞、撕扯。

&1t;br他感到自己仿佛被置于一座狭窄的独木桥上,脚下是万丈深渊,无论偏向哪一边,都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1t;br“难办……真是难办啊……”

&1t;br这无声的叹息,沉重地压在他的心口,这比面对日军一个师团的冲锋更加让他感到棘手。

但此刻他的脸上却不能有丝毫流露,所有的挣扎都必须严严实实地掩盖起来。

&1t;br其实,对于这类任务,他内心深处并非全无预案。

自抗战以来,各方势力在民族危亡的旗帜下艰难聚合,但水面下的暗流涌动,却从未停止过。

&1t;br“老头子”

对延安方面的深深忌惮与毫不掩饰的提防,这早已不是秘密。

他顾家生能被“老头子”

倚为心腹,除了能征善战外,更因他懂得忠诚二字。

&1t;br有些命令,明面上的目标与真实意图往往存在距离。

而如何在这段距离中行走,既不完全违背上意,又不至于彻底迷失方向,甚至尽可能保全国家民族的元气。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1t;br“无非是……‘拖’字诀,‘磨’字功,再加以‘避实就虚’罢了。”

&1t;br顾家生心中飞快地定下了基调。

&1t;br对阎老西要保持距离,军需补给必须据理力争,但日常交往可给予表面上的尊重,甚至不妨做出一些“协同作战”

的姿态,但核心是保持自身独立性和强大的威慑力。

&1t;br绝不轻易被其当枪使,这也能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他彻底倒向另一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