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兽人世界】巨塔牛肝菌(4 / 5)

加入书签

;  人家是热胀冷缩,到了这棵蘑菇这里,就变成了“热缩冷涨”??

    如果确定无害无毒,并且适合人类食用,以后在华夏,岂不是能一年四季都吃到新鲜的牛肝菌了?

    尤其是东三省,那地方可嘎嘎适合种这玩意儿啊?!(口音逐渐跑偏)

    ……

    ……

    雪地旁边,还有一座搭建不久的阳光棚。

    体积并不大,是完全照搬温棚设计的,只是占地面积更小一点。

    在这里,姜骄还见到了周爽宝贝到不行,恨不得一天到晚住在阳光棚里看着的其他实验植物。

    阳光棚里温度极高,湿气也重。

    各种奇形怪状,颜色各异的菌类,争奇斗艳般欣欣向荣地生长。

    有颜色诡异,一到晚上就发绿光的“幽灵鬼菇”。

    有伞盖长满粘液,表皮坑坑洼洼,藏有无数虫卵寄生的“粘液珊瑚菇”。

    也有伞盖花纹复杂,像极了蝴蝶张开翅膀,振翅欲飞的“双纹红蝶菇”。

    有体型硕大,肉质肥厚的大型菌类,也有蚕豆大小,一长就长一片的小鼻嘎。

    当然,能吃的就两种。

    一种是巨塔牛肝菌,一种则是黑麦鸡枞菌。

    前者姜骄刚刚已经见过。

    后者,外形和普通的,地球上的鸡枞菌似乎没什么不同。

    全都是细细长长,外形类似斗笠,菌盖表面覆盖细微放射纤毛的长菌子。

    “当然不一样。”

    周爽笑得神秘:“我国的鸡枞,主要是依靠白蚁窝生长,所以目前还无法实现大规模人工养殖。

    即便有人试图人工培育,成本也十分昂贵。

    但由我培育的黑麦鸡枞,可以用黑麦作为营养基地取代白蚁窝,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这两种菌子,简直就是长在了云南老乡们的心巴上。

    “那这些蘑菇的味道呢?好不好吃?味道和普通牛肝菌,鸡枞菌一样吗?”

    旁边有同行的微生物学者迫不及待地问出了在场人的心声。

    “之前采样做了无毒实验,以及可食用分析报告,我自己吃过一次,味道能鲜掉眉毛。”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