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苏绣技术创新(3 / 4)
“林先生,张姐,晓露姐,我虽然不太懂怎么帮其他人,但我会努力学好苏绣技术,多绣出好作品,为咱们以后的公司出份力。”
林真逸温和地说:“冰芳,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一步步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怡每天奔波忙碌,深入了解每一位负债者的家庭状况、债务成因以及工作技能。
朱晓露则开始收集,更多苏绣相关的资料,不仅研究国内市场,还关注国际上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需求趋势。
她想着,虽然公司暂时还未启动,但多做些准备,总是没错的。
而王冰芳,在苏绣师傅的指导下,一头扎进了针法的练习中。
她坐在略显陈旧的木桌前,面前的竹篮里,堆满了五彩丝线,绣布平整地铺在特制的绣架上。
王冰芳小心地捻起一根细细的丝线,试图穿过那针眼。
可这丝线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怎么都不听使唤,她的眉头皱起,满是焦急。
几次尝试失败后,她给自给自己打气:
“我一定能行,大家这么帮我,我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
终于,丝线成功穿过针眼,她的脸上闪过欣喜。
开始刺绣时,她的手有些颤抖。
她咬紧牙关,严格按照师傅所教,轻轻下针、挑线,每一个动作都缓慢而谨慎。
绣的是一朵盛开的牡丹,可第一针下去,针脚歪歪扭扭,和师傅绣出的精美图案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她的眼眶瞬间红了,满心自责:“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做不好。”
但一想到林真逸等人,给予的帮助与信任,她又咬了咬牙,拿起剪刀,小心地拆掉歪扭的针脚,重新开始。
这一次,她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眼睛紧紧盯着绣布,脑海中回想着师傅的教导,手随着心中的节奏,一下一下稳稳地刺绣穿梭。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朵牡丹,渐渐有了模样,花瓣的纹理,在她的针下逐渐清晰。
王冰芳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她在心里默默发誓:
“我一定要学好苏绣,不仅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还要和大家一起,帮助更多的负债人。”
她自己能有今天的机会,全靠林真逸等人的帮助,唯有努力提升技艺,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与此同时,林真逸也没闲着,他联系了一些业内资深人士,为未来公司的发展搭建人脉资源。
他相信,边解决了负债者的问题,边创建怡露苏绣公司,最后一定能顺利启航,在苏绣行业掀起波澜。
朱晓露身着干练的职业装,频繁穿梭于各个公益组织之间,忙碌的身影一刻不停。
她手持电话,与湖省长市当地颇具影响力的“湘爱互助社”负责人沟通。
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朱晓露详细地介绍着王冰芳的情况:
“王姐来自咱们长市,她现在的处境真的太艰难了,债务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压得她快喘不过气。”
“她丈夫随时需要人照顾,孩子也还小,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咱们能不能安排长市本地的志愿者,定期去照顾她的家人,好让她能安心工作还债,”
朱晓露眼神诚恳,话语中满是关心和急切。
互助社的负责人,被她的真诚所打动。
当即答应,尽快组织长市本地的志愿者排班。
还仔细询问王冰芳的具体需求,以便更周到地为其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张怡坐在客厅沙发上,全身心投入到救助方案的准备中。
茶几上堆满了各类文件资料,电脑屏幕上,全是长市政府救助政策和当地慈善基金的申请页面。
一整天,她都紧盯着屏幕,认真研究每一项政策条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