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普吉岛的游兴(4 / 5)

加入书签

儿网线就绕成一团。

张燕雪在一旁忍不住笑出声:“真逸,你这是把渔网变成麻花啦!”

老人也乐了,一边帮林真逸解开缠绕的网线,一边放慢速度示范:

“孩子,编织时线要理顺,动作别太急。”

编织过程中,老人讲述起渔村的过往:

“有次出海,风暴突然来袭,海浪像小山一样高,船在海里摇摇欲坠,我们拼了命才保住性命……”

老人的讲述,让林真逸和张燕雪听得入神。

林真逸停下手中动作:“那后来呢,是怎么脱险的?”

老人目光深邃,陷入回忆:“当时啊,船上的桅杆都被狂风折断,渔网也被海浪撕得粉碎。”

“我们只能凭借多年的经验,操控渔船顺着海浪的方向前行,避免被海浪直接打翻。”

“大家齐心协力,轮流掌舵,在风暴里熬了整整一夜。”

“当清晨,看到海岸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喜极而泣。”

张燕雪听得揪心,下意识地靠近林真逸,感叹道:

“你们太不容易了!每一次出海,都是在和大自然博弈。”

老人微微点头,眼神里透出自豪:“大海虽然危险,但也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

“这么多年过去,每次想起,还是心有余悸。”

“不过,只要能平安归来,一家人团团圆圆,就什么都值得了。”

说话间,林真逸在老人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编织技巧,渔网的雏形慢慢显现。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着说:“原来编织渔网,不仅是个技术活,还藏着这么多故事。”

老人看着林真逸编织的渔网,满意地笑了:“孩子,你学得很快。这渔网啊,就像我们渔民的武器,陪伴我们度过无数个日夜。”

临近中午,一位年轻渔民走上前,热情邀请:“中午到我家吃饭吧!我妻子准备了丰盛的海鲜!”

走进渔村深处,年轻渔民指着周围的木屋介绍:

“这些木屋都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屋前屋后的椰子树和香蕉树,都是我们自家种的。”

午餐时,年轻渔民的妻子端上螃蟹、鲜虾,还有腌制咸鱼。“快尝尝,都是刚从海里捞上来的!”

张燕雪夹起一块鱼肉,入口即化:“太好吃了!这是我吃过最鲜美的鱼!”众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美食,交谈甚欢。

饭后,张燕雪和林真逸在渔村小道散步。

路过神庙时,张燕雪好奇地问:“这座神庙是供奉什么的呀?”

“听说是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林真逸推测道。

这时,一位年轻渔民跑过来,邀请他们去参观传统的渔船。

林真逸和张燕雪,跟着年轻渔民来到码头,一艘艘木质渔船整齐排列。

年轻渔民拍了拍船身,介绍道:

“这船陪伴我们多年,每次出海,它都像忠诚的伙伴,带我们平安归来。”

张燕雪好奇地登上渔船,四处打量:“这船看起来不大,出海时能装下不少东西吧?”

年轻渔民笑着回应:“别看它个头不大,装的东西可多着呢!渔网、渔具,还有足够的食物和淡水,都是我们在海上的保障。”

参观完渔船,太阳渐渐西斜,天边被染成橙红色。

林真逸和张燕雪告别渔民,走在回民宿的路上。

张燕雪挽着林真逸的胳膊,感慨道:“今天的经历太难忘了,让我对渔村有了更深的了解。”

林真逸点点头,握紧她的手:“是啊,这里的人们朴实又勇敢,为了生活与大海顽强抗争。”

“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勇往直前。”

海风轻拂,两人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越走越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