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8章 天山难越飞马渡(二)(1 / 2)

加入书签

    朱载坖当然也知道内阁的想法,说实话,现在的朝廷确实是不宽裕,倒并不是朝廷没钱,主要是向西域转运粮秣,实在是太痛苦,运费、损耗,在加上西域的道路不畅,对于朝廷来说,已经是勉力在维持了。

    而且之前的旱灾波及面很广,使得朝廷的常平仓、备荒仓等仓储全部耗尽,现在朝廷也需要储备粮食,以防止再次出现灾情,而西北在之前的旱灾中受灾也不小,除了河套和陕南汉中等地之外,其余地方也都是受灾了,再加上西北的粮食产量本就不高,去年农业生产才刚刚恢复,朝廷根本没有太多的储备。

    而大量的粮食也是往西域调运,地方州县官府已经多次上疏,认为这种事情是非常之危险的,现在西北各省的官府仓储不足,而却要供养近十万大军在千里之外征战,原本能够缓解西北粮食问题的河套,所产出的粮食也大批的调往了西域,能够接济陕甘等地的粮食本就不多了,这点是朱载坖作为皇帝必须要考虑的事情,西域固然是重要,但是陕甘的稳定也是很重要的。

    陕甘是西域官军的后勤给养来源,所以陕甘必须稳定,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的,但是对于李成梁所提出来的增兵夺占乌鲁木齐,然后修建城池的看法,朱载坖是极为心动的,因为现在大明在西域所占领的据点中,除了哈密之外,其他地方的屯垦条件都不是很好。

    以交河为例,位于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所依靠的水源主要来源是冰川融水,西、北部的中高山区,是水资源的主要形成区,平原区降水极少,对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意义不大,是水资源的散发区。要想在此地屯垦的话,要必须修建大量的坎儿井,才能够在平原上屯垦,而这样一来的话,工程是十分之浩大的,要想使得交河可以屯垦,朝廷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

    庭州也是如此,庭州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部是天山山地,中部为广袤的冲积平原,北部为浩瀚的沙漠盆地,此区域为横亘南部的天山的北坡,习惯称之为“天山北坡”。东部为北塔山,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而且原本唐之庭州所能够建立的起来的重要依托,河流来水减少,已经不能够支撑官军在此地的大规模屯垦了。

    所以吴兑和李成梁上疏,请求将庭州搬迁到更加适合的地方去,朱载坖当然是很清楚水源对于西域的重要性,而整个庭州,绿洲和冰川面积小,数量有限,分布不均;均为内陆水系,一律由山地流向盆地,流程短,多数自然流失。冰川、积雪分布在南部的高山上,由于地处内陆干旱盆地区,河流均发源于高山,流失于盆地,为内陆河。河流流程短,水量小,除玛纳斯河在下游汇成玛纳斯湖外,其余都是无尾河。条件自然是极为不好的。

    而在整个西域,最适合屯垦的自然是首推伊犁了,地跨准噶尔盆地南北两翼,地处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准噶尔山地之间,主要由伊犁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额盆地和额尔齐斯河谷等地理区块组成。同时由于有冰川融水的补充,伊犁河流、湖泊众多,降水也较为丰沛,是整个西域当中环境最好的地方的。

    而除此之外,就是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