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7章 天山难越飞马渡(1 / 2)
朱载坖之前就下令为皇太孙组建幼军了,幼军是皇太孙历练武事,同时培养自己的武将班底的重要地方,通过参与幼军的组建和训练,朱载坖希望皇太孙能够了解军务和军队的组织、运作方式,这样在有关军事的决策中才能够不出错误,这点是极为重要的。
朱载坖几经考虑之后,决定将亲军二十六卫中的燕山前卫调出,作为皇太孙幼军,燕山前卫也算是一支战功赫赫的劲旅了,曾经是成祖皇帝靖难时的主力,是原北平都司麾下的劲旅,在朱载坖第一次整顿亲军诸卫的时候,主要整顿的是原亲军上直十二卫,即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的亲军,他们是洪武年间就已经设立的亲军卫所了。
而在这十二之外,还有由之前的燕王护卫升格而来的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三卫,他们的前身是燕王三护卫,还有就是原北平都司下辖卫所,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他们是在永乐四年升为亲军的,朱载坖将燕山前卫调给了皇太孙作为幼军,是希望重振这支劲旅当年的雄风。
由于要将燕山前卫调整为幼军,所以朱载坖对于燕山前卫进行了调整,将其中的部分兵员和军官调至其他卫所或者京营中去,同时从勋臣子弟中在武学考核达到优等的人中挑选一批进入幼军担任基层军官,同时在士卒的选拔中也要加以变更,除了之前燕山前卫的部分士卒仍旧留用之外,将部分战殁沙场的官军士卒的遗孤选入幼军之中,由于是为皇太孙所组建的,所以在年龄上可以稍微放宽一些,同时要加强幼军的文化教育,不仅仅军官们都从武学毕业,士卒们也都要识字,从国子监征调一批监生来教授这些士卒们识字。
在朱载坖的一系列命令之下,幼军的组建也很快进入了正轨,而朱载坖则是收到了从西域来的奏疏,李成梁首先是谢恩,朱载坖让李成梁幼子李如桂尚公主,无疑是加强了李家和皇室的关系,这点对于李如松来说自然是极大的保障,同时就是对于西域的下一步行动的计划。
李如松向朱载坖奏报,为了更好的在西域屯垦守卫,要在西域兴修一些列的城池,首先是在原北庭都护府的西州辖区内,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段的原唐之西海县,这里三面环山,西面开阔,呈半封闭状态,是南北疆的地理、气候分界线。之前北庭伊西节度使衙移于西州,在轮台县东设置西海县。这里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据点,李成梁奏请在此修筑城池,控制要害。
还有就是为了屯垦方便,李成梁会同吴兑等官员们一道查看之后,认为在瓦剌部所称的乌鲁木齐修筑城池,加以屯垦是较为有利的,乌鲁木齐在蒙古语的中的意思是优美的牧场,这里三面环山,北部平原开阔。东部有博格达山、喀拉塔格、东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连哈比尔尕山东段(天格尔山)、土格达坂塔格等。同时水系发达,对于朝廷屯垦是天然有利的。
乌鲁木齐以北的冲积平原主要由乌鲁木齐河下游和头屯河以东部分组成。从红山嘴起向北呈扇面展开,在这里依托水源可以开展屯垦,为官军提供后勤,这对于官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减轻官军后勤负担,而且据吴兑等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