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2章 将军铁衣冷难着(三)(1 / 2)
既然已经决定要打,对于对手能够多了解一些,肯定是好的,据土默特部的情报,和硕特部的总兵在在三万七千到四万五千之间,和官军的人数大致相同,不过由于在自己的住牧地,他们还可以征发一些老幼上阵,所以在总兵力上,和硕特部还是占有一些优势的。而且对于拜巴噶斯此事,土默特的情报还是比较详细的,此人非常之勇武,与他的兄弟们号称和硕特五虎。
长子拜巴噶斯继承了父亲的部落领袖和盟主地位,继续带领卫拉特抗击喀尔喀,从起初的一路败退到逐渐在天山站稳阵脚,与喀尔喀互有胜负。关于拜巴噶斯,有两件事值得一提。第一件事是,战斗过程中,准噶尔部涌现出了一个名叫哈喇忽喇的年轻首领,率领部众勇敢地冲向喀尔喀大军,虽然仅以身免,但他的战斗力和勇气还是为他赢得了整个卫拉特的尊重。这使得他对于准噶尔部很重视,现在两部的关系是很好的。甚至结为姻亲,如果大明进攻和硕特部的,准噶尔部是很有可能来救援的。
第二件事就是藏传佛教传入卫拉特,拜巴噶斯就是最虔诚的佛教徒之一,曾愿身赴西藏出家侍奉佛祖,朱载坖也在给李成梁的密旨之中也说明了此事,朱载坖准备通过活佛和土默特部两条线展开外交攻势,这就要求李成梁必须率军狠狠地打击和硕特部,只有把和硕特部彻底打服了,朱载坖这边才好和和硕特部展开谈判,这点道理,李成梁还是很清楚的,而且朱载坖也命令李成梁,在这次作战当中,可以取食于敌,蒙古部落的这些牲畜就是官军重要的粮秣补给。
所以李成梁认为,只要能够彻底击败蒙古人,官军就可以获得能够在轮台过冬的物资,这一仗,不得不的,看了之后,麻贵也知道,这一仗是不得不打了,问题是怎么打,李成梁惯常的战法是突袭,但是这次突袭是没有用的,因为整个和硕特部都在乌鲁木齐附近,李成梁惯常所用的轻骑突袭战术是很难奏效的,而且还很容易将自己搭进去,这点麻贵也是很清楚的。
李成梁和麻贵两人站在舆图之前,仔细的查看乌鲁木齐附近的道路,其实两人都一样看过很多次的,从庭州出发,到轮台旧城就两条道路,也就是黄田小道和黑沟驿大路官军走哪一条似乎都不好,同时蒙古人的游骑三处很远,官军已有动向,必然为蒙古人所知,这点李成梁和麻贵两人是很清楚的,从庭州到轮台旧城,三百余里,官军是不可能一路奇袭的,这点两位统帅是很清楚的。
而且现在的天候对于大明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这点两位大将们也是很清楚的。将士们需在西域深秋的的旷野中持续行军三百里,刺骨的北风呼啸如刀,更随时可能遭遇来自北方的酷烈寒流侵袭。在如此恶劣气候下行军,对人员、马匹和装备都是严峻考验。
李成梁说道:“而今之计,就只要堂堂正正的和蒙古人打一仗才行了。”
这点麻贵也是很清楚的,官军人数众多,步骑皆备,如果走黑沟驿大路的话,不但行踪无法保证,而且这里缺乏水源,四万余官军根本无法取水,没有水源的话,官军就时刻面临着危急,所以只能够走黄田小道,但是这条道路并不好走,其地形极为险峻,狭窄崎岖,易守难攻,一旦被蒙古人设伏就麻烦了,所以官军必须对蒙古人进行欺骗,这点李成梁和麻贵是很清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