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6章 河工水利需兼重(五)(1 / 2)

加入书签

    朱载坖面临的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军户的招募问题,对于朝廷来说,现在面临的主要是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补齐现有卫所的军户,使之可以在河西等地屯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怎么防止朝廷的卫所军户部逃亡的问题。

    其实现在大明的卫所军户还是相对比较好过的,在朱载坖即位之后,一直采取的就是厚待军户的态度,朱载坖很清楚,军户是大明这个政权能够维持的基础,尽管卫所制度有种种的不合理之处,但是卫所制度有一个极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这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即便是现在大明的野战官军都是镇协官军的脱产军士,但是朱载坖也从未放弃过卫所,一方面就是镇协官军中的绝大部分士卒和军官仍旧是来自于卫所的,另一方面就是卫所仍然是大明军队的最后一道保险。

    尽管现在的卫所已经不再承担野战的职能了,但是卫所的军余子弟和旗军仍然要参加部分军事训练,对于他们来说,起码具备一定的战斗力,肯定比临时招募的百姓要强的多,同时他们的可靠性也要强的多,所以朱载坖一直致力于提升这些卫所士卒的待遇,稳定住卫所,而且卫所制度在控制边疆上面有天然的优势,这点是其他的制度所不能够的比拟的。

    朱载坖降低了军屯的籽粒征收比例,将军屯和民田的科则统一,同时要求给所有的军户实授土地,不足的部分采取从地方州县官田之中拨给,在东南等实在是没有土地可以拨给的地方,也要将这些军士就近安置到朝廷的各种官营工场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个,要养活这些卫所军士,尤其是要由朝廷来养活。

    其次就是厚待军属,对于脱产士卒的家族,予以减免赋税,分给食盐、口粮等方式,保障士卒的家属生计,保证这些脱产士卒在外征战没有后顾之忧,然后就是对于卫所、镇协军士子弟,在军中和卫所开办学校,免收学费,加强卫所学校的师资力量,支持这些军籍出身的生员参加科举,予以授官,对于这些军籍进士,朱载坖也是相对比较重视的,因为他们和大明朝廷、朱家的关系是最紧密的,所以朱载坖要重视他们。

    而在朱载坖的种种政策之下,现在卫所逃亡之风已经得到了制止,朝廷各个卫所是有军户得以增加,这对于大明来说是一件好事,意味着朝廷直接控制的人口增加了,但是在陕西三边等处,仅仅这样做还是不够的。

    梁梦龙、郑洛、徐渭还有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也纷纷上疏,讨论此事,对于陕西三边的卫所,土地问题其实是最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这里最不缺少的就是土地,大量的军屯都被抛荒了,但是要有效的开垦,并且使得这些士卒们能够在这里生根落地,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首先总结了之前三边卫所军士逃亡的主要原因:一、屯军军役繁重,因不堪重负而逃离营地。二、官豪势要侵夺屯地,屯丁逼迫逃亡。三、屯田税额过重,困于赔补屯粮,屯军因而逃亡。四、河西地带,三面受敌,边患严重,军户无法安心屯垦。

    其中的第三、第四其实已经被朱载坖解决了,现在军屯民田都是统一科则的,随着朝廷肃清海虏,收复河套之后,河西的战略形势已经大为好转的,所以主要是要解决前两点。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