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0章 赋税征缴不容轻(四)(1 / 2)

加入书签

    尽管现在旱灾已经结束了,但是对于朝廷来说,事情并没有结束,朝廷还是需要继续赈济受灾的地方,同时按照朱载坖的计划朝廷将会有计划的从河南、陕西等地将灾民迁移到辽东、吉林等地,减少这些地方的人口,朱载坖很清楚,河南、陕西都是水旱灾害频发的地方,尽管朝廷在这些地方增加仓储,修建水利设施等,但是这么庞大的人口在这里,朱载坖也是坐卧不宁的。

    一旦再发生大的灾荒,朝廷又无力赈济的话,这些灾民就会变成流民的,对于大明构成严重的威胁,朱载坖一直在朝廷中强调,各级官府要重视荒政,把防止民变作为大明朝廷最重要的事情,对于大明来说,民变的危险是远远高于蛮夷的,所以朱载坖一直致力于消弭这样的风险。

    其实朱载坖也很清楚,为什么原本大明会亡,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土地兼并,多年的灾荒,朝廷财政的枯竭,昏君佞臣的骚操作,都是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在朱载坖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承载力的问题了,大明立国已经二百余年了,人口滋生,倍于初年,可以说原本大明境内凡是能够耕种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经被开发了。

    以大明之前的生产力,可以说已经到了大明所拥有的土地的承载力极限,所以只要一发生灾荒,就会出现大量的流民,这点确实是朝廷所面对的情况,再加上明末的天灾人祸,亡国是必然的,所有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朱载坖的看法是两个路径,首先自然是要提高大明现有土地的承载力,通过引进新作物,兴修各种水利设施,开垦荒地等办法,提高大明的土地承载力。

    另外一个办法自然就是开疆拓土了,只要通过大规模的开疆拓土,获取大量的土地,才能够安置这么多大明的人口,这点朱载坖是很清楚的,所以从朱载坖即位以来,对于此事是极为重视的,在西南、东北、西北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开疆拓土,拓展领土的主要目的自然是为了保证大明的安全,为了使得大明获得更好的国防地理优势,但是另外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安置大明的百姓,朱载坖一直开展移民实边的行为。

    朱载坖很清楚,朝廷打下来了这些地方,但是同样重要的就是要控制这些地方,否则的话要不了多久这些地方就会重新沦于蛮夷之手,所以除了安排卫所戍卫边疆之外,迁移百姓过去也是非常之重要的事情,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从中原人口稠密的地方将多余人口迁移到边疆去,可以缓解人地矛盾,防止出现由于人口太多所导致的各种问题。

    同时还需要开发国内的重要的粮食产区,朱载坖比较重视的是河套与江汉平原两大产区,这两个粮食产区一南一北配置,河套主要接受陕甘地区的移民,而江汉平原主要是接受河南地区的移民,而朱载坖和朱翊釴也很清楚,这么大规模的移民是需要朝廷持续不断的投入,才能够保证这些政策能够得以实施的,需要大量的银钱,这点无论是朱载坖还是朱翊釴都是很清楚的。

    而这些投入,无论是兴修水利还有迁移百姓,朝廷的投入都是极为巨大的,如果仅仅是依靠田赋的话,朝廷是绝对拿不出这么多钱的,所以朝廷要扩展财源,像工商业征收赋税是必然的,在大明的传统想法中,大兴土木都是要被唾弃的,但是朱载坖认为,大兴土木也要看是什么情况的大兴土木,如果是修建宫室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