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7章 赋税征缴不容轻(1 / 2)

加入书签

    满朝的大臣们都知道,凡是皇明时报上刊发的各种文章,大多都是朱载坖过目并且首肯的,这些文章就代表了朱载坖本人的意思,很显然朱载坖已经是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这些文章通过揭示这些商人偷税漏税的各种行为,也明确的表达了朱载坖作为皇帝的态度,就是对于这些人予以严厉的打击。

    这些文章在大明广为传播之后,民间的风气为之一变,大家也都看到了朝廷对于民生物资基本上是不征收赋税或者是征收的很少的,朝廷工商赋税所针对的主要就是工场主和各种高附加值的奢侈品,比如丝绸等物资,平常百姓都多少人穿得起丝绸的衣物,但是这些商人却以朝廷征收赋税为由,大幅度的提高物价,甚至想要压低工人的工资,从而转嫁朝廷的赋税,甚至还要偷税漏税,乃至于武装抗税,到底是朝廷在横征暴敛还是这些富商大贾在转嫁矛盾,其实现在是很清楚的了。

    舆论开始对这些商人不利起来了,而在朱载坖的指令下,皇明时报在三天之后就出了一期加刊,按照朱载坖的指令,这一期的加刊详细向大明百姓们公布了朝廷的收入和开支,尤其是朝廷银钱的用途,从隆庆二十年以来,朝廷加强了对于各种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入的,在各地兴修道路和水利工程,兴办社学和各种专门学堂,加强医疗卫生建设,朝廷的赋税并非如他们说的都是朱载坖用于穷兵黩武了,事实上朝廷的军费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态度,这也有力的反击了这些人说朱载坖横征暴敛是为了用兵的说法。

    事实上朝廷的赋税已经更多的投入到民生方面了,同时还发表了一篇朱载坖亲自撰写的文章,朱载坖在文章中阐述了朝廷征收赋税的原因,朱载坖认为,农民的生计已经是十分艰难了,而之前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却是这些农民们,而这些商贾们家资巨万却不用承担赋税,这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情。

    同时过低的赋税也限制了朝廷的作为,朝廷即便是想造福百姓,但是受限于财政的不足,也无力举行,所以朱载坖在文章当中指出,之所以开征工商赋税,是为公平,同时也是为了朝廷能够更好的造福百姓,朝廷会继续增加在基础设施和各种民生问题上的投资,使得大明的百姓活的更加轻松,朱载坖直接在文章当中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今朕欲去彼万金之家毫末,而犹不许,则朕甚不解也,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也?”

    朱载坖的文章刊发之后,当即在朝野引起了极大的讨论,尤其是朱载坖的的最后一句,几乎已经是明着在威胁了,对于这些各种对抗朝廷工商赋税实施的人,朱载坖已经问出了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的话来了,其中的意味已经是非常之明确了,朱载坖对于这些人的忍耐已经是到了底了,在朱载坖的文章刊发之后,第二天内阁辅臣们都在西苑请求召见了。

    朱载坖在无逸殿召见了这些内阁辅臣们,详细询问了现在的情况,在朝廷的大力整顿之下,工商赋税的征收还是有所好转了,各地税务分司和各府州县的课税司局也开始正常运营了,物价的上涨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各地的民意也开始对于朝廷有利了,这些都是对于朝廷有利的方面。

    朱载坖听取了辅臣们的奏报之后问道:“诸位觉得太子的应对如何?”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