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5章 科场事重朝廷惊(三)(2 / 2)
遍历其区而日与之临也?”
朝廷仅仅派遣一个提督学政即便是加上一些僚属,对于一个布政使司的学校生员进行考察,难度也是极大的,一人提督一省学校的形式,在人员配置上己是问题立现。虽说提学官在任内遍历境内各学并不是不可能,但也绝非易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朝廷陆续将一些偏方边地学校提督权委诸其他官员。这就又回到了事情的原点,也就是由地方官府管理学校。
这就使得提学设立的结果和朝廷的初衷实际是相违背的,提学之设,任务之一是救济地方守令之提调失责和教官的育才无成。提学官通过巡历考校的方式提督学政,而学校的日常课业则完全依赖府州县提调官与教官,因此地方有司于学校兴衰仍至关重要。朝廷设立提学,就是希望杜绝地方势力对于科举和学校的干涉,但是从实际结果上来看,似乎也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
朱载坖认为要加强学政的权力,振兴官学,首先就是要从扩充学政开始,这次对于学政的扩充,是从朝廷到地方的,之前朱载坖已经在礼部下设学政司,专门负责管理大明学政,现在朝廷要增强学政的权力,自然就是从扩充学政衙门开始,朱载坖命令将原礼部学政司升格为总理学政衙门,同礼部一样,为正二品衙门,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出任总理学政,分管大明全国的学政事宜。
而在地方设立提督学政衙门,与布按二司一样,为正三品衙门,直接受总理学政衙门的管理,同时增加地方提督学政衙门的官吏编制,朱载坖很清楚,仅仅依靠一名提督学政,很难对于一省的学校科举事务进行管理,所以在提督学政下设提学副使和提学佥事,负责协助提督学政管理学政、科举和生员,其中提学副使负责分守地方,考核各自辖区内的生员的学校,而佥事则负责巡回考核,分别承担原本由地方官府负责的县试和府试,而提学仍旧负责院试。
同时将各地的学校、教官、生员的考核也全部划归提督学政衙门,将学校、科举等事情彻底和地方州县脱钩,保证科举的公平性,尤其是在生员选拔上的公平性,这点是朱载坖一直想要做的,除此之外,还有对于教官的考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