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3章 大政变易天下惊(七)(1 / 2)

加入书签

    朱载坖认为,这三国其实都没有什么停战的诚意,所谓停战只不过是为了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罢了,但是大明确实是要保持商贸的畅通,对于大明来说是要保障海关关税的收入,还有大明货物的正常出口,这点对于大明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现在大明水师对于西洋确实是鞭长莫及,所以需要这些西洋诸国保护大明的商人,所以大明才介入此事,要主持这次媾和,主要是通过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其他三国也各有各的想法,佛郎机认为可以通过自己所掌握的金银使得大明倾向于自己,同时给尼德兰和英吉利施加压力。

    而他们两国则是认为毕竟尼德兰是大明的盟友,大明在和谈之中肯定是会倾向于自己的,所以他们才会接受大明的提议,前来媾和,朱载坖命令礼部要重视此事,务必要促成此次媾和,提升大明的过继威望。

    同时朱载坖也启动了对于顺天府、应天府还有其他人口密集城市的市政建设,修缮沟渠、下水道等等,防止出现大规模的瘟疫等,这也是朱载坖比较关心的问题,现在大明的两京还有苏松、广州、杭州等地,人口以百万计,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聚集,一旦发生瘟疫,将会是极为可怕的事情,所以朱载坖对于市政极为重视。

    尤其是下水道等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以京师为例,除紫禁城有自己的独立排水系统外,内城主要有积水潭至御河段、泡子河、大明濠、长安街以南东西沟,以及安定门、东直门、朝阳门等水关处排水沟;外城则有正阳门外三里河、南护城河的减水河、天坛北的郊坛后河和外城东北部与西部的排水渠等。

    但是对于这些沟渠的管理,由于管辖的部门太多,效果并不好,朝廷设立了工部街道厅、五城兵马司、锦衣卫官校、巡城御史等机构,进行交叉管理,虽有彼此监督之意,但互相扯皮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京师的各处河道都有淤塞的情况了,朱载坖对于此事还是很重视的。

    朱载坖亲自下旨道:“京师街道沟渠,垫塞已极,亟宜修理,民居占压水沟,更属违法。工部部便查出,尽行拆毁。有势豪阻挠的,都参来重治。仍禁皇墙都城下挖土,有故犯者,即行拿究。街道官也着躬亲巡行,时常查理,不许怠玩。余依拟行。钦此钦遵!”

    朱载坖将管理市政是职权交给了工部街道厅和顺天府,而锦衣亲军负责监督,要求他们务必整顿京师的沟渠、街道等等,由于京师勋臣众多,权贵横行,朱载坖很清楚仅靠工部和顺天府是很难摆平此事的,同时还亲自制定顺天府少尹张敬修负责此事。

    同时也要对于各个大城市的路面进行硬化,现在对于这些大城市,官员们的评价是:“街道惟金陵最宽洁,其最秽者无如汴梁,雨后则中皆粪壤,泥溅腰腹,久晴则风起尘扬,睹面不识。若京师虽大不如南京,比之开封似稍胜之。”

    因为南京有青石铺成的街面,北京的街道则无石板铺垫,加上来往车马多,路上多车辙沟痕,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若是连天下雨,城中还会出现泥途坎陷,车马不通,潢潦弥漫,浸贯川泽的情景。当时,“燕山积雨泥塞道”已成为京师居民头疼的事。

    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