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章 四民平等赋工商(五)(1 / 2)
总的来说就是朝廷的选官取士规则也要根据现实情况相结合,适时予以调整,朱载坖命令礼部根据这个意见制定相关的规定,将附籍和学籍等制度建立起来,同时要严厉打击的冒籍,因为现在冒籍的现象已经非常之猖獗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仅西部省份存在冒籍现象,东部省份也有冒籍现象。
据礼部的奏报,在南方,由于福建文风颇盛,尤其是沿海各府县童试竞争激烈,而台湾新设府县县学生员名额较多,比较容易考取,因此许多福建的读书人往往找个台湾同姓的人,过继给他们,称他们为叔叔。伯伯,把自己的籍贯改为台湾,这是典型的冒籍行为。
而在北方,大宁、辽东等新设布政使司的科举考试相对比较容易,所以北方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到辽东等地去参考,这里录取的概率更高,所以朱载坖的看法是要以录取率为准,礼部制定生员、举人的率取率,在统一录取率的办法下确定各布政使司的录取人数,相对的维护公平。
对于冒籍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不论中式与否,都要严惩,同时还要将其参考资格予以革去,以保证朝廷开科取士的公平性。
除此之外,朱载坖关心就是现在案件的办理情况了,朱载坖召集三法司和厂卫长官,询问案件的办理情况,在朝廷采取的各种措施之下,已经有不少的官员主动投案自首,以换取朝廷的轻判,同时他们供出了大量的行贿商人和与他们一道受贿的官员们,三法司和厂卫根据这些线索抓捕了大量的官员和贿赂他们的商人。
杨继盛对于这些官员是十分之嫌弃的,连诏狱都扛不住,却有胆量受贿以千万计,尤其是关于朝廷赋税的这些实权衙门,如户部、海关、税务、盐政等衙门,即便是其中的吏员受贿数千元也是常见的,对于这些人,朱载坖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以法绳之,朝廷既然制定了律法,就应当依照律法行事。
不过朱载坖很清楚,这些不过是一些小鱼小虾罢了,真正的大头还没有来呢,朱载坖已经命令严世蕃详细审查京师的钱庄、票号、银行等的大宗会对业务,从中发现其中的疑点,严世蕃已经有了一些发现,一些沿海的大豪商,在京师只有一间铺面,并没有什么多的贸易,但是却向京师汇兑大量的银钱,这就引起了严世蕃的怀疑,厂卫已经重点监视这些豪商了。
朱载坖明确了这次打击的对象不仅仅是那些贪墨的官员,那些行贿官员,意图干涉朝廷决策的豪商更是朝廷重点打击的对象,朱载坖要求严世蕃和陆绎,将这些幕后的黑手给揪出来,将他们的绳之以法,朱载坖很清楚,对于朝廷来说这些豪商对于朝廷的危害是很大的,朱载坖这次要狠狠的给人长长记性,不要以为有钱了就可以随意伸手,有些东西不是他们能碰的。
朱载坖还命令各镇总兵和各都司的都指挥使,配合锦衣亲军的行动,要将这些人予以拿获。同时朱载坖还颁布诏书,敕令这些商人限期自首,否则的话,勿谓言之不预也!
随后朱载坖召见了王国光、庞尚鹏、梁梦龙、沈季文等人,商量对于工商赋税的问题,对于朝廷来说,现在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朝廷为了征收工商赋税,不惜大动干戈,朱载坖甚至掀起大狱,以保证工商赋税的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