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 建藩交趾定南海(四)(2 / 2)

加入书签

积是不小的,而且安南虽然面积和大明一省也相当,但是由于安南南北狭长,从南到北上千里,而之前朝廷的交趾布政使司的首府在交州府,也就是安南所谓的升龙府,其实是位于安南北部的,之前朝廷在安南的统治重心也一直是在北部,这就导致朝廷对于安南南部的统治不足,也是大明没有能够安定安南的原因之一。

    这点也确实是个问题,安南的情况特殊,不能够和内地一样的办法,朱载坖在和重臣们商量之后决定在安南设立两个布政使司,即北方的交趾布政使司和南方的安南布政使司,相应的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也是如此,同时也要移藩,将原本就藩桂林的靖江王及原本属于靖江王的护卫移藩升龙府,也就是交州。同时将原本就藩于河南布政使司南阳府的唐王也移藩到安南布政使司去。

    对于靖江王,朱载坖早就予以敲打了,当代靖江王朱任昌喜好美食,常在桂林茶楼酒肆品尝各地风味,促使徽菜与湘菜、粤菜、川菜融合形成桂菜体系。其父朱邦苧嗜食狗肉并举办全狗宴的习俗,经朱任昌进一步推广,成为桂林饮食风尚的重要例证。虽然和其他藩王相比,靖江王为恶尚少,但是一样也是生活奢侈,被朱载坖多次下旨予以斥责。

    朱载坖准备将左军都督府和后军都督府所辖各都司的无地军余子弟,都迁往安南都司和交趾都司,以军屯垦,并且加强朝廷的控制,同时注重发挥水师的作用,朱载坖明确指示安南和交趾的将帅和地方官,要重视海运和港口的作用,以兴建道路和港口为重,保证朝廷官军的后勤和政务消息的传递。

    而在朱载坖下达移藩的诏令之后,唐王认为朱载坖将自己移藩到安南去实在是有些过分,上疏朱载坖,以身体不适为由,请求不要移藩,同时以淮靖王朱瞻墺之事向朱载坖申诉,不愿移藩,当年仁宗之子朱瞻墺封淮王,宣德四年八月初三日之国广东韶州府。正统元年正月初一日,移国江西之饶州府。

    淮靖王就上疏称:“我何罪?封万里。”认为自己无罪而封岭南,有些说不过去,最后得以移藩,而现在唐王认为自己也无罪,还要被移藩到更远的安南去,实在是说不过去。所以上疏朱载坖,不想移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