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李靖当众拜服,颉利叩首:太子是天神之子!(1 / 3)

加入书签

孙伏伽的“解读”仍在继续。

在他的嘴里,李承乾那几句醉话,被无限拔高,构建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

从政治上的分化瓦解,到军事上的收编任用。

从经济上的控制渗透,到文化上的教化融合。

最后甚至谈到了在归降部落中推广汉学,选其子弟入国子监读书的长远之策。

每一条,都精准地挠在了李世民的心头痒处。

杜构在一旁听得热血沸腾,时不时从军事角度补充两句。

如何防止降将抱团。

如何在军中安插心腹。

如何用军功体系磨掉他们的野性。

两人一文一武,一唱一和,竟当场搭建出了一套完整的“后突厥时代综合治理方案”。

李世民听完,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那口气中,有压抑了多年的沉重,更有如释重负的畅快。

他转过身,再次望向李承乾,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单纯的欣赏。

而是一种近乎仰视的震撼。

他本以为孙伏伽等人是揣摩上意,将他的想法加以补充。

可他心里清楚,这些精妙的细节,若没有一个“以夷制夷”的核心总纲,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归根结底,这一切的源头,还是他这个“喝多了”的儿子!

“吾儿,真乃天赐大唐之麒麟!”

李世民热泪盈眶,声音都有些哽咽。

李承乾能说什么?

他只能僵硬地扯动嘴角,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麻木地点头。

他已经放弃抵抗了。

这个世界太疯狂,不配他这条只想躺平的咸鱼。

就在这时,远方传来一阵雄浑的号角声。

地平线上,烟尘滚滚。

一面巨大的“李”字帅旗,正迎风而来。

李靖的大军,到了。

数万百战精兵,甲胄鲜明,军容鼎盛,一股荡平草原的铁血煞气,缓缓压进山谷。

那股肃杀之气,让原本喧闹的工地瞬间鸦雀无声。

大军阵前,一身戎装的李靖翻身下马。

他身后跟着几名副将,押解着一个披头散发、神情萎靡的突厥囚犯。

正是曾经不可一世的颉利可汗。

李靖龙行虎步,径直走到御前。

他先是对李世民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君臣大礼。

“臣李靖,幸不辱命,已生擒颉利,大破突厥!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李世民大笑着上前,亲自扶起他,“此战,爱卿当居首功!”

李靖站直身后,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举动。

他转过身,面向一旁神游天外的李承乾,整理了一下衣甲。

然后,郑重其事地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军中大礼。

“臣,李靖,参见太子殿下!”

他的声音洪亮如钟,传遍了整个山谷。

“若无殿下‘堡垒、战壕、游击战’十二字真言,此战绝无可能赢得如此酣畅淋漓!”

“殿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此不世之功,远在臣之上!”

轰!

这句话,比刚才李世民的到来,更具爆炸性。

在场的文武百官、数万军民,全都懵了。

他们只知道太子殿下有神思,能建奇塔,能献国策。

可他们不知道,连李靖这种军神级别的人物,都对他推崇备至,甚至当众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