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我发明烧烤架,弟弟却造出内卷机!(1 / 3)
大殿之上的封赏,是一道天雷。
正正劈在李承乾的脑门上。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
脸上那勉强挤出的笑意,彻底碎裂,凝固成了面具。
格物总院?
镇院之宝?
他脑子里只剩下这八个字,像一群撞死在钟上的蝙蝠,嗡嗡作响,震得他神魂颠倒。
他只是想撸个串。
他只是想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听着油脂在炭火上爆开的滋啦声,享受片刻的人生。
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的总负责人?
他那凝聚了毕生咸鱼心血的烧烤架,怎么就成了开启大唐新时代的钥匙?
成了“格物第一台”这种一听就让人想死的圣物?
李世民已经激动得有些失态,他死死攥着李承乾的手,对着满朝文武,唾沫横飞地描绘着未来的宏伟蓝图。
从强军到富民,从生产到制度。
仿佛那个黑乎乎的铁疙瘩,是能解救大唐于水火的万能神丹。
而李承乾,神丹的发明者,被迫站在他爹身边。
像一具被抽去灵魂的木偶,承受着百官投来的,几乎能将他点燃的灼热目光。
房玄龄和杜如晦的眼神,尤其吓人。
那两位帝国的擎天玉柱,看他的眼神里,没有欣慰,只有狂热。
一种找到了信仰,找到了“大道”化身的狂热。
他们看的不是李承乾的皮囊,而是他背后万丈的智慧金光。
就连那位向来不动如山的魏征,也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笑意,捋着胡须,频频点头。
那张万年不变的冷脸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四个大字——吾道不孤。
李承乾感到一阵窒息。
他感觉自己不是被一群大臣围观。
而是被一群脑补能力突破天际的怪物,按在地上,一层又一层地,强行焊上圣人的光环。
完了。
这次真完了。
跳进黄河也别想洗了。
好不容易熬到散朝,李世民哼着根本不成调的小曲,心满意足地走了。
李承乾刚想开溜,就被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架”住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
“殿下,留步!臣等还有一事请教!”房玄龄笑得满脸褶子都在发光,热情得吓人。
杜如晦更直接:“殿下‘自流’之说,真乃治国金玉良言!臣苦思冥想,我大唐税赋转运,耗费巨大,若能依殿下之法,设国家钱庄,统筹调度,岂非……”
“还有殿下的‘舒适’之论!”房玄龄抢过话头,“长安水道脏乱,若能依殿下之理念,引渭水入渠,遍布全城,那将是何等功在千秋的大业……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眼睛里迸射着光芒,语速快得像两挺机枪。
国家银行。
城市下水系统。
一个个能把天捅个窟窿的宏伟构想,就这么从他们嘴里喷涌而出。
而且,全都要冠上“秉承太子殿下理念”的名头。
李承乾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听着这些恨不得明天就把大唐翻个底朝天的疯狂计划,唯一的念头就是:
求求你们了。
别说了。
我听不懂,我也不想懂,我只想回家睡觉!
他拼命打着哈欠,挤出一副为国操劳过度,油尽灯枯的疲态,含糊其辞地应付:
“二位爱卿……所言……极是……”
“孤……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