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皇,儿臣真没骗你(1 / 3)

加入书签

甘露殿的烛火,跳动得如同李世民的心。

疯子?还是圣贤?

那个在朝堂上毅然决然要辞去太子之位的儿子,那个在东宫里百无聊赖琢磨着逍遥椅的儿子,那个随口便能道出救国良策的儿子……

朕的承乾,到底成了什么?

李世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这种感觉,甚至比当年玄武门之变更让他心绪不宁。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思绪,大步流星地向东宫走去。身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紧紧跟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期待。

他们要去见证一个奇迹,或者,一个更大的谜团。

东宫,丽正殿外,依旧是那片熟悉的萧索。可一踏入殿内,那股沉闷的气氛便被一种奇异的、充满活力的声响所取代。

“不对不对,王师傅,这个卯榫的角度要再刁钻一些,对,要让它受力的时候,能有一个轻微的形变空间,这样躺上去才有弹性。”

“小翠,把那块西域来的羊毛毡子拿过来,垫在这扶手上,要不然冬天靠着太凉。”

只见大殿中央,赫然摆着一个奇形怪状的木头架子,正是那“逍遥椅”的雏形。而本应在禁足中反省的太子李承乾,正挽着袖子,一手拿着图纸,一手拿着根木料,兴致勃勃地指挥着几个目瞪口呆的木匠。他额头上渗着细汗,脸上沾了些许木屑,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创造的喜悦。

这副景象,让刚刚踏入殿门的李世民君臣四人,齐齐石化当场。

他们想象过李承乾可能在故作高深,可能在暗自得意,甚至可能在惊慌失措,唯独没想过,他竟然真的在……当一个快乐的木匠?

“咳哼!”

长孙无忌重重地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诡异的和谐。

木匠们和宫女太监们闻声回头,看到皇帝亲临,吓得魂飞魄散,哗啦啦跪倒一片。

“参见陛下!”

李承乾也愣了一下,回头看到了李世民那张阴晴不定的脸。他放下手中的木料,拍了拍手上的木屑,有些不情愿地走上前,懒洋洋地行了个礼。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

他的语气平淡,没有半分见到天子的惶恐,倒像是在跟一个串门的邻居打招呼。

李世民的眼角剧烈地抽搐了一下。他强忍着把这逆子拖出去打一顿的冲动,死死地盯着他,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

“朕问你,那‘阳芋’,究竟在何处?”

他开门见山,声音不大,却带着雷霆万钧的压力。

房玄龄和杜如晦立刻竖起了耳朵,连呼吸都放轻了。这,是关乎大唐国运的关键问题。

李承乾闻言,心中咯噔一下。

坏了,牛皮吹大了。

他哪知道这玩意儿现在在哪儿?总不能说要等几百年后,一个叫哥伦布的哥们儿从一个叫美洲的地方带回来吧?

他大脑飞速运转,脸上却露出一副“您怎么才来问”的无辜表情,顺手从旁边的案几上拿起一颗洗好的李子,咔嚓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道。

“父皇,您别急啊。这事儿吧,说来话长。”

他这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差点让李世民当场心梗。

“说!”李世民怒喝道。

“唉,好吧好吧。”李承乾咽下李子,装模作样地回忆起来,“这事儿,儿臣也是偶然得知。前些年儿臣整理书房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破旧的木匣子,据说是宫里一位前朝老太监留下的。匣子里有一卷残破不堪的羊皮手记,看字迹和墨迹,怕是几百年前的东西了。”

这个开场白,成功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