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广东省-郭姓廖姓赖姓卢姓徐姓谭姓(1 / 2)

加入书签

郭姓

-起源:郭姓主要源于姬姓,西周时期,武王封其叔虢仲于陕西宝鸡,称西虢国,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于河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

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

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

东虢后裔虢序北迁山西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

西虢、东虢、南虢等三国和北虢郭公之后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后的郭姓是中华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变迁:先秦时期,郭姓主要活动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地区。

秦汉时,郭姓已向南北扩散。

唐朝初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58姓经江西入福建,以及唐末固始人王审知入闽,郭姓随以河南人群为主体的二次南下移民进入了福建。

北宋时中原人群再次南逃大移民,郭姓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

明末清初,郭姓播迁到了台湾。

-分布:据袁义达《中国姓氏:群体遗传与人口分布》推算,广东郭氏占全国郭氏55,全国郭氏有1382万人,则广东郭氏有76万多人。

在潮汕地区,郭氏有从漳浦至庵埠、从长乐至潮阳、从莆田经潮安至揭阳三条入潮路线,潮安庵埠之郭陇、溜龙、龙坑,饶平之郭姓村;

潮阳之南阳、铜钵盂,普宁之林惠山、彰宁乡;

澄海之郭厝、新地;

揭阳之榕东、宝丘;

揭西之棉湖、郭厝园等,都有郭氏分布。

廖姓

-起源:一是出自古廖国,相传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叔安的封国,春秋时廖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名为姓称廖氏。

二是出自姬姓,出自姬昌的儿子伯廖,伯廖的后代以他的名字为氏。

三是赐姓,是皋陶的后裔,春秋时其受封于蓼,子孙以封地为姓称蓼氏,古代蓼寥廖腿缪通用。

四是改姓,商朝末期缪颜二姓的后人中有的隐居于黄河西北,改姓廖也称廖氏。

-变迁:自唐宋至清代,大批珠玑巷先民南迁珠江三角洲各地,廖姓主要分布在珠玑、邓坊、黄坑、湖口、水口、鸟迳、江头、古市、全安、澜河、帽子峰、梅岭、油山、主田、百顺、坪田、雄州等17个镇20多个管理区。

始兴县廖氏分布在刘张家山乡、都亭乡、罗坝镇、顿冈镇、澄江镇、司前镇6个乡镇。

-分布:当代廖姓人口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四川四省,大约占廖姓总人口的56。

广东为廖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廖姓总人口的16。

在广东,廖姓主要分布在稔山圩镇以及该镇船凹村、松坑镇石溪村等地,大都镇廖姓主要集中在大都、胜利、联和、丰田、双径5个管理区。

赖姓

-起源:主要出自姜姓和姬姓。

姜姓赖氏出自炎帝,相传炎帝姜姓的后裔有四大支系,其中一支系是烈山氏,商朝时,烈山氏后裔在山西介休建立了厉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厉国南迁到河南的赖乡,因赖厉古相通,厉国也称赖国。

姬姓赖氏出自黄帝。

-变迁: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战乱,赖姓族人加入南迁队伍,逐渐在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留下足迹。

后来部分赖氏族人从江西、福建等地继续向广东迁徙,例如江西宁都曾是赖氏的重要聚居地,不少赖氏族人从这里迁往广东。

-分布:在广东,赖姓主要分布在潮安县小溪村、秋溪、庵埠官里、庵毕中山二路鲁孝巷、后墩长和居、填街翁厝巷等地。

卢姓

-起源:一是以采邑为姓氏,源于姜姓,春秋时齐文公之子名高,他的孙子傒食采于卢,子孙以邑为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