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青海省白姓崔姓唐姓毛姓秦姓史姓(1 / 4)

加入书签

一、白姓

(一)起源

1源自嬴姓

-秦武公死后,公子白未能继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

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歧山、噤县一带),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后,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2出自芈姓

-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定都丹阳。

公元前740年,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改国号楚。

楚平王时,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投奔伍子胥。

楚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楚令尹子西把熊胜招回国,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息县包信东南),称为白公胜。

可后来白公胜动政变,失败后自杀。

他的子孙便以祖辈封邑为氏,称白氏。

3以地名为氏

-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有个白土店,其居民以地名为姓,形成白姓一支。

此外,古代南方有白民国,唐代在其地置白州(今广西博白县),当地有人以白为姓。

4其他来源

-有部分少数民族如回族、满族、蒙古族等在汉化过程中改为白姓。

例如,回族中的白姓,多取自阿拉伯语音。

满族白姓,有的是由巴雅拉氏、瓜尔佳氏等改姓而来。

(二)变迁

白姓早期主要在陕西、河南等地展。

在战国时期,白公胜事件后,白姓有了一定的展和迁徙。

秦汉时期,白姓在中原地区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分布。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动荡,白姓和其他姓氏一样,出现了大规模的迁徙,有的南迁,有的向周边地区扩散。

唐宋时期,白姓在文化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如白居易,使得白姓在全国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明清时期,白姓人口进一步繁衍,并随着移民潮向更广泛的地区展,包括向西北方向。

(三)在青海的分布

青海的白姓来源多样。

部分白姓可能是在明清时期的大移民背景下从内地迁徙而来。

在青海的东部农业区,如西宁周边的农村、城镇可能有白姓聚居。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民族融合等原因也有白姓存在。

白姓在青海的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区域,而是较为分散地分布在全省各地,他们在当地从事农业、商业等多种行业,融入了青海当地的社会生活。

二、崔姓

(一)起源

1源于姜姓

-西周初年,姜子牙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为齐国始祖。

传至齐丁公汲的嫡长子季子,本该继承齐国君位,但他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齐乙公得),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崔氏得姓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史称崔氏正宗,是为山东崔氏。

2少数民族改姓

-一些少数民族如朝鲜族、满族等在与汉族融合过程中,有部分人改姓崔。

例如,满族崔佳氏等在汉化过程中改为崔姓。

(二)变迁

崔姓自起源后,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展壮大,成为齐国的重要家族。

在秦汉时期,崔姓开始向中原及周边地区扩散。

魏晋南北朝时期,崔姓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出现了如清河崔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