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黄县之降,莱州人心(1 / 2)
g黄县陷落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一种比瘟疫还快的速度传遍了整个胶东半岛。孔有德的老巢被端,家眷、粮草尽数为李睿所获。这个消息对于那些还在莱州城下苦苦支撑的叛军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瞬间就摧垮了他们最后的一丝战意。
军心彻底散了。
当晚便有数千名叛军士兵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趁着夜色向着李睿的“玄鸟舰队”方向跪地投降。他们大多是被孔有德裹挟而来的普通辽东百姓,本就不是真心想反。如今家眷被“解救”,后路已断,他们自然不愿再为孔有德卖命。
而耿仲明在得知后方失陷、大势已去之后,连夜便率领着数千心腹死士放弃了对莱州的围困,向着内陆仓皇逃窜,企图与孔有德的主力会合。
至此,持续了近一月的“莱州之围”以一种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戏剧性地解除了。
……
然而李睿并没有立刻挥师去追击耿仲明的残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黄县这座刚刚经历了一场无血开城的城池此刻正上演着一幕让所有镇辽军士兵都感到无比熟悉,却又让那些刚刚投降的叛军和本地百姓都感到不可思议的景象。
李睿并没有像其他的胜利者那样纵兵劫掠或是大肆屠杀,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开仓放粮。他将从叛军手中缴获的所有粮草都拿了出来,在城中央设下粥棚。凡是城中百姓无论老幼皆可每日领取两顿足以果腹的热粥。
他做的第二件事是安民招工。他以“辽西总兵府”的名义张榜安民,宣布所有“被裹挟”的叛军家眷一概不予追究。同时成立“黄县善后司”,开始招募城中无业的青壮参与修复城墙、清理街道等“以工代赈”的工程,每日发放工钱和口粮。
他做的第三件事是审判立威。他将那些在黄县陷落期间为虎作伥、欺压百姓的叛军头目和本地恶霸都揪了出来,设立“公审大会”,让百姓们亲自上台控诉他们的罪行,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这些罪大恶极者明正典刑。
开仓放粮收拢民心,以工代赈恢复秩序,公审恶霸彰显公义。这一套早已在辽西被证明了行之有效的“组合拳”打下来,不过短短三天,黄县这座刚刚还人心惶惶的城池便迅速地恢复了秩序与安宁。百姓们看着那些不仅不抢不拿反而还帮他们修房子、发粮食的镇辽军士兵,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拥戴。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一支不一样的“官军”。
……
而就在李睿在黄县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的“根据地建设”之时,被解了围的莱州城内却上演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人间百态。城中的士绅富商们在经历了最初的劫后余生般的狂喜之后,心中却渐渐地被一种新的名为“恐惧”的情绪所笼罩。他们恐惧的不是那些已经逃走的叛军,他们恐惧的是即将要进城“接管”防务的那位传说中的“铁血总兵”李睿。
莱州知府衙门后堂,城内十几名最有头有脸的士绅乡宦正聚集在这里,一个个都是愁眉不展。为首的是当地的乡绅领袖、致仕还乡的前山东布政使王洽林。
“诸位,”他抚着花白的胡须,一脸的忧虑,“那李睿是什么样的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此人杀伐果断,视我等士绅如仇寇。前番在辽西便是借着‘清查军备’之名抄了不知多少大户的家。”
“是啊!”一个身材肥胖的富商也哭丧着脸说道,“我听说他治下商税极高,而且还不准我们豢养家丁护院。这简直就是要断我们的根啊!”
“最可怕的是他那套‘分田地’的邪说!”另一个地主乡宦更是如同见了鬼一般,“他要是把辽西的那一套搬到我们莱州来,那我们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万贯家财、千亩良田岂不是都要化为乌有了?”
一时间整个后堂都
↑返回顶部↑